談談周圍人對男同性戀存在的幻想與誤解。

談談周圍人對男同性戀存在的幻想與誤解。

我有一個認識了快四年的女性朋友,是在光遇手遊音韻季期間認識的,直到現在還在保持聯繫,屬於無話不談的關係了。她目前還在上高中,也經常會給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情感故事。而她作為一個腐女,喜歡揣測周圍的同學哪些是「0」,並樂於給他們嗑 CP。

但是有一件事非常奇怪,每次當她將懷疑是「0」的同學照片發給我讓我用我的「基佬雷達」判斷一下的時候,我的判斷結果總是令她意外。她發給我的所有同學的照片,在我看來都不是 Gay,而是純純的直男。直到這種事情發生了很多次之後,我和她才仔細討論起了這個問題,經過一番討論,才猛然發現我們之間存在很大的認知鴻溝。

當一般的腐女接觸到同性戀文化時,通常是通過純愛作品、耽美作品等渠道來了解。在現實生活中,只有少部分人有機會真正接觸同性戀群體。因此,當我在光遇這個遊戲中結交新朋友後,每當他們知道我的性取向時,他們都會表現得異常激動。在他們看來,同性戀群體只存在於文化作品中,與他們的現實生活非常遙遠。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她們對這個群體產生了大量幻想和誤解。

這個誤解不僅在腐女中普遍存在,而且在直男群體中也非常常見。舉個例子,我有一個與我關係非常好的直男朋友,當他知道我的性取向後,經常會拿我開玩笑,稱呼我為「老婆」,然後幻想自己和我這個「女性化」的形象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有時,他甚至會發一些直男刻意扮醜成女性後唱撫媚歌曲的影片,幻想這就是我,並發給我看。當我明顯表現出抗拒時,他還會意外地反問我說「你終於恐同了?」我直接開玩笑似的回覆「我恐直男」。幸好我知道他的本性不壞,關係也很好,所以根本不在意這種玩笑,要是不太熟的人對我這樣,我多半就封鎖了吧。

對於許多普通群體來說,他們常常將「男同性戀」和「女性化男性」等同起來。實際上,上文中所提到的女性朋友曾經向我提出一個巨大的疑問:為什麼她所遇到的都是「0」,那麼「1」在哪裡?(在她的認知中她將「0」定義為女性化的男性,並認為所有男同性戀都是女性化男性)。作為回應,我給她從網路上找了幾十張男同性戀(Gay)群體的公開照片,然而她卻表示她沒能看出其中有任何「男同性戀」,認為他們都是普通的直男。

透過這些現象我們很容易看出,許多人似乎沒有理解到「性別認同」和「性取向」是完全不相關的兩個概念。事實上,男同性戀並不會將自己幻想成女性。男同性戀在認同自己男性身份的同時,也只能對男性產生情感上的吸引而已。更不會因為自己喜歡男生,而表現出女性化的狀態。

由於社會壓力等因素,男同性戀往往擅於隱藏自己的性取向,以至於人們很難從外表判斷出來。只有身為男同性戀的群體,才能憑藉一種被稱為「基佬雷達」的第六感來判斷對方是否有可能與自己有相同的性取向。正因為同性戀群體善於隱藏自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對同性戀群體占總人口的 3-5%這個比例感到難以置信。

我相信這種人口比例是相對可靠的。根據我所觀察,在上學期間,我明確確認為同性戀的人幾乎在每個班級都存在。近年來,有人認為同性戀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出櫃),摒棄了偽裝,導致了這種錯覺。按照中國人口計算,估計有數千萬人是同性戀者。至於那些被一般人懷疑為「男同性戀」的人,他們中的一部分可能是比較女性化的直男,另一部分可能是性別酷兒(Genderqueer,指的是不認同自身性別二元論的人或非順性別群體)。

談談周圍人對男同性戀存在的幻想與誤解。

在男同性戀(Gay)群體中,「0」和「1」這種角色扮演的區分確實很難透過觀察來判斷,因為這只是一種性行為的偏好。這種角色扮演與「性別認知」和「性取向」沒有直接的關聯,「0」和「1」只是用來表達個人在性行為中的角色選擇。舉個例子,有些人更喜歡前列腺被刺激的感覺,可能會選擇扮演「0」的角色,而有些人更享受被肉體包裹的感覺,更傾向於扮演「1」的角色。如果還不理解,可以舉一個異性戀夫妻關係的例子,在某種情況中,有時女性也可能會扮演男性充當「1」的角色,而男性則充當「0」的角色,以獲得一些特殊的體驗。

同時在同性戀群體中,也的確存在一部分人並不認同「0」和「1」這種二元的角色區分,他們可能更傾向於「0.5」或者完全不區分這種角色。每個人對於自己在性行為中的角色偏好有不同的看法。舉個例子,就像我自己,我可能更傾向於扮演「1」的角色,因為我對於扮演「0」並沒有興趣,也從未有過這樣的幻想。然而,我並沒有實際參與過「1」或「0」的行為,因為對我來說,這不是生活中必須關注的事情,我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關注。

在我上學的時候,每次新的班級中都會有一些男生可能比較女性化,他們經常會被其他人嘲笑為「娘娘腔」。或許是因為我自己也是性少數群體,所以在上學期間我對這些同學並不感到反感,反而成為了他們的好朋友。在與他們長期的交往中,我並沒有感受到他們明顯的同性戀傾向,而是將他們視為普通的直男朋友和他們相處。

在 Gay 群體中,也確實存在女性化的 Gay,通常被稱為「母」的一類人。這些人自我認同為 Gay,因此常常被稱為「母 1」或「母 0」等類似的稱呼。相對應地,也有男性化的 Gay,被稱為「公 1」和「公 0」。在 Gay 群體中,「母」這個詞往往帶有貶義的意味,朋友之間常常用「你好母哦」之類的話來調侃對方。因為在一些 Gay 群體中,認為一個 Gay 如果過於女性化,容易引起自身的不適感。這一點也與一般人的認知存在衝突。

然而,在我看來需要區分比較女性化的 Gay 和性別酷兒(Genderqueer):前者在性別認同上通常是男性,只是在行為上較為女性化;而後者的性別認同並不是二元的男性或女性,而是模糊的狀態。因此這些人不應被歸類為男同性戀(Gay)的範疇內。這也是為什麼 LGBT 群體後來發展出了 LGBTQ、LGBTQIA、LGBTQ+等概念的原因,以包容更廣泛的性別認同和性取向。

為了更好的闡釋這段內容,引用一下 GQ 科普的部分段落:

談論多元性別的時候很常討論到「LGBT」,然而這個英文縮寫是由「女同性戀者 Lesbian」、「男同性戀者 Gay」、「雙性戀者 Bisexual」與「跨性別者 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組合而成的。而現在討論性別平權的議題上也不僅只是 LGBT,進入 2010 年代,更廣泛的說法是「LGBTQIA」,即加入了「Q」Questioning 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或 Genderqueer/Queer 拒絕接受傳統性別二分法的「酷兒性別」、「I」intersex 雙性人、與「A」可指 asexual 無性或是 straightallies 支持同性戀的異性戀盟友。

然而由於人的性別認同真的十分多元,除了「順性別」、「跨性別」跟「LGBT」的簡單分類都還無法滿足人類在性別認同上完全的分類(根據研究,人的性別認同超過 50 種以上),所以到了 2020 年代,更普遍的說法則為「LGBTQ+」(使用「+」表示其他更多的無限可能)。

談談周圍人對男同性戀存在的幻想與誤解。

很多人或許對酷兒(Queer)這個詞很陌生,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通常,酷兒(Queer)是指那些性取向不是異性戀和性別認同不是二元性別或不是順性別的人群的統稱。換句話說,它包括了 LGBT 群體以及非二元性別或非順性別的人。其中「順性別」是指性別認同與出生時指定的性別相符的人,而「二元性別」則是指男性和女性這兩個性別。

在酷兒(Queer)群體中,那些不認同二元性別的人通常被稱為性別酷兒(Genderqueer)。其中大多數性別酷兒的性別認同與他們被指定的性別不同,即非順性別人群和不認同二元性別的性別酷兒有很大的重疊。對於那些選擇進行相關手術的重合人群來說,他們可以被認為是跨性別者(Transgender)。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性別酷兒和跨性別者並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舉個例子,如果一個性別酷兒雖然不認同二元性別,但是性別認同更偏向女性,並且生理上也是女性,那麼他就不會被認為是跨性別者。性別認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話題,其中還涉及到雙性別(bigender)、泛性別(pangender)、無性別(agender)、流動性別(genderfluid)等等多種身份認同。

實際上,在一部分直男中常常提及的「藥娘」,可能屬於性別酷兒(Genderqueer)群體的一部分。這些生理上的男性通常透過服用抗雄激素和雌激素等藥物來實現男性性徵向女性性徵的轉變。然而,需要強調的是,性別酷兒注重的是心理上的性別認同,而不是生理性別。如果「藥娘」基於自己的內心認同,認為自己不是二元性別的男性,那麼他們應該被歸類為性別酷兒。如果他們認為自己的內心性別認同更偏向女性,這類人群通常也可以被歸類為非順性別人群,進而成為跨性別者。然而,如果他們純粹是因為家庭生活壓力等其他原因而選擇「逃避」成為「藥娘」,而自己的性別認同仍然是男性,那麼他們無法被歸類為以上任何一類。

回到男同性戀的話題:正是因為存在眾多誤解,許多人面臨「出櫃」時會感到極大的牴觸和恐懼。許多同性戀群體在這種壓力下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性取向。即使對於我來說,面對同事、同學和親戚時,也很難坦然表達自己的性取向。

我目前只有在認識新朋友時,才能夠坦然地說出這些。之前在玩遊戲時,我結識了三個一起玩的朋友。在一次聊天中,我公開了自己的取向。其中一個人得知後突然轉變為敵對的態度,不斷用惡言相向,並使用類似「噁心」「變態」等詞來辱罵我。面對這種情況,儘管我已經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依然感到非常不舒服,最終選擇了無視和沉默。我已經習慣了這種歧視,內心並沒有特別的憤怒,因為我知道,無論我回罵與否,都無濟於事。

而另外兩個朋友則直接回罵了那個人,並一起將其封鎖。事後,他們安慰我說不要在意那個人的言論。這讓我感到溫暖的同時,也想到:如果能有更多像他們一樣能夠為性少數群體發聲的人,那該有多好。

男同性戀只能對同性產生感情和愛意,這是一種不可逆轉、不可自主選擇的取向,其本身不應成為受到批判的對象,LGBTQ+群體也應得到同樣的尊重和包容。無論是否被傳統觀念、文化或宗教因素所接受,這些群體的存在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既然都是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部分,自然也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然而,由於存在歧視,無法真正正視這些現象,性少數群體只能被迫將這些事情「地下化」,選擇將自己的真實性取向隱藏起來。這種情況導致了更多的悲劇發生:一些人因家庭或社會壓力而隱瞞自己的性取向,並進行形婚或騙婚;由於雙方關係的隱秘性,其中一方對同性伴侶不忠,最終導致 HIV 感染;「藥娘」因為家人無法理解和歧視而陷入自暴自棄,採取不科學的方式服藥並傷害自己的身體;還有一些同性戀群體因為家庭不接受而陷入抑鬱甚至自殺等等。

這些悲劇的存在迫使大家需要正視和解決這些問題,為性少數群體爭取平等的權益,以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使每個人都能自由地選擇和追求自己的人生。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emotion/6292.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上午10:14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上午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