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打大明:入關前的清軍步兵

1583 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經過南征北戰,他於 1616 年建立後金,從此開始了對明作戰,其子皇太極 1627 年開始進攻明朝,松錦大戰全殲明軍主力,1644-1683 年,福臨和玄燁陸續消滅明朝殘餘勢力,這與其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分不開,皇太極曾誇耀後金軍「我國士卒初有幾何?因嫻於騎射,所以野戰則克,攻城則取。天下人咸稱我兵曰立則不動搖,進則不回顧,威名震懾,莫與爭鋒。」《明神宗實錄》也認為「奴賊戰法,死兵在前,銳兵在後,死兵披重甲,騎雙馬沖前,前雖死而後乃復前,莫敢退,退則銳兵從後殺之。待其衝動我陣,而後銳兵始乘其勝……與西北虜,精銳居前,老弱居後者不同。」那入關前清軍步兵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暴打大明:入關前的清軍步兵

十三副盔甲起兵到薩爾滸之戰的建州軍

這一時期的建州軍採取牛錄製度,1 牛錄約 300 人,牛錄乃滿文「大箭」之意,總領曰額真,到 1601 年還下設副職 2 人,稱代子(後之驍騎校),以及章京 4 人、撥什庫(領催)4 人。又將牛錄的 300 人分為 4 個塔坦(村或部落),由 4 名章京和 4 名撥什庫率領。牛錄不僅成為一個軍事組織,還是行政和生產組織。後來努爾哈赤整理牛錄製度,5 牛錄為一甲喇,5 甲喇為一固山,共設 8 固山,每固山為一旗。旗的顏色,在原有黃、白、紅、藍 4 色的基礎上,鑲以不同顏色的邊,即成為,合共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正黃、正白、正紅、正藍等八旗。還分別設置牛錄額真(漢名佐領)、甲喇額真(漢名參領)和固山額真,固山額真為一旗之主。1621 年,後金約有 231 個牛錄,6.9 萬多人。剛開始的女真軍還十分弱小,騎兵寡少,在一次消滅薩哈連部的作戰中,努爾哈赤派了 1000 步兵和 600 騎兵,還不惜一切要求牛錄籌集馬匹,但只有 1000 匹馬隨行,做不到蒙古人一人牽 3-5 馬,可見此時後金還沒有後來聲名赫赫的騎兵。努爾哈赤遂命女真強壯之人為騎兵,但到薩爾滸之戰前也只能達到 2 萬人的規模。

雖然如此,起兵之初的憑藉自己的武力和謀略,加上明朝邊臣的支持,逐漸積累起一支可觀的隊伍,1595 年因建州女真去渭原采參被朝鮮殺死數十人,朝鮮派人道歉的途中觀察到,「大概目睹,則老乙可赤(努爾哈赤)麾下萬餘名,小乙可赤(舒爾哈齊)麾下五千餘名,長在城中,而常時習陣千餘名,各持戰馬,著甲,城外十里許練兵;而老乙可赤戰馬則七百餘匹,小乙可赤戰馬四百餘匹,並為點考矣。」可見此時努爾哈赤士兵有 1 萬人,戰馬 700 匹;舒爾哈齊有 5000 士兵和 400 馬匹,那騎兵和步兵分別有多少人呢?第二年朝鮮人再次出使建州,努爾哈赤為誇耀軍威,展示出來的是 3000 多騎兵和 6000 多步兵,大約是 1 比 2 的騎步比例。這支軍隊的強大戰鬥力被李如梅評價「此賊精兵七千,而帶甲者三千。此賊七千,足當倭奴十萬。」騎兵中有 1000 餘人為巴牙剌兵,即所謂紅甲兵和白甲兵。後金軍鎧甲非常堅固,熊廷弼曾評價「賊所造軍器,刀能斷鐵,矢能透鎧,即身穿重甲猶懼。」

在吞併烏拉部前,努爾哈赤已經吞併了哈達部,兵力壯大到了 3 萬人。1609 年努爾哈赤修築哈達城,還派遣 7000 騎兵前往開原城東 40 里示威。時人遼東長官的熊廷弼認為建州步兵手持長槍,善於在山地間肉搏,當時同為女真部落的葉赫部就說:我畏奴步,奴畏我騎,原自均敵。此時建州軍由 3 部分構成,7000 騎兵,數量不等的長槍兵和普通雜兵。八旗兵的戰術是「若地廣,則八固山並列,隊伍整齊,中有節次。地狹,則八固山合一路而行,節次不亂。軍士禁喧譁,行伍禁紛雜,當兵刃相接之際,披重凱執利刃者,令為前鋒。披短甲(即兩截甲也)善射者,自後衝擊。精兵(巴牙喇)立於別地觀望,勿令下馬,勢有不及處,即接應之」,具體來說規定,「五十人為一隊;前二十人披重甲,持戈矛;後三十人披輕甲,操弓矢。每遇敵,則兩人躍馬而出,觀陣虛實,然後四面結陣馳擊,百步之外,弓矢齊發。」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其他女真各部還是遼東明軍,都被建州軍一鼓而下。

對努爾哈赤騎兵壯大起了極大作用的是消滅烏拉部作戰,該部騎兵曾打敗過裝備有新式火器的朝鮮軍。當時壬辰之戰後朝鮮國王痛定思痛,通過延請明軍軍官教練、引入火繩槍、鏜鈀。狼筅等外國先進武器,招募日本士兵入伍,開展練兵運動,重新建立了一支戰鬥力可觀的部隊。新軍在和女真毛憐部兩部落作戰時大敗其眾,一時間被認為戰鬥力極強。1603 年烏拉騎兵開始騷擾朝鮮豆滿江畔的潼關鎮,在付出 6 人陣亡的代價後攻破潼關鎮。後來朝鮮集結 3000 人報復,卻被數百烏拉騎兵殺死 213 名精兵和無法統計之普通士兵。而剛取得勝利的烏拉兵旋即被建州軍擊敗,損失 3000 士兵,3000 盔甲和 5000 匹馬。1613 年最終消滅烏拉部,獲得 1 萬戶居民和 7000 鎧甲,實力進一步壯大。

1615 年八旗建立後,《滿文老檔》記載努爾哈赤規定作戰原則:「行則一路,止則一處,依次而下,戰則攻一處。」打仗的時候「披長厚甲者,執長矛及長柄大刀戰於前,披輕網甲者持弓箭從後射之。所選精兵騎馬立於他處觀之,見有不勝,相機助戰。」立營寨則「於夜宿之地,冬則立柵,夏則掘豪。牧馬於柵壕之內,在外擊刁斗、傳角頭箭以巡更,使人馬皆不逃散,次日晨招之即來,不受找尋之累。」1618 年努爾哈赤率軍和明軍在舍里甸展開大戰,本來明軍挖掘壕溝,布置火炮鳥銃,但風向突變,槍炮熄火膛炸,發射鉛彈效果無力,建州軍趁勢衝擊,總兵張承胤、將領頗廷相等陣亡。此戰的意義在於遼東本地精銳士兵 1 萬餘人盡沒,隨身裝備也全為建州軍所獲,共計有 9000 匹馬,7000 盔甲。由於努爾哈赤非常愛惜騎兵,這些軍械毫無疑問增強了他的實力,其作戰一向是以重甲步兵操執長矛大刀衝鋒肉搏,披鎖子甲之步弓手在後放箭,其中包括不少其他部落女真勇士,以騎兵別立一營,待雙方僵持不下時投入戰場,一錘定音。

薩爾滸之戰,明軍就又被後金軍此戰術擊破,斐芬山之戰,1 萬明軍攜槍炮、戰車、藤牌等裝備立營,努爾哈赤率 1000 後金軍攻擊,令 500 人下馬衝鋒一舉擊敗明軍。隨後攻擊另外 1 萬明軍,努爾哈赤命令「擐重甲者執長矛及大刀在前,輕甲者自後射箭。另半數兵騎馬殿後,向山上行,以圍攻其大山。明軍於山上樹牌,發槍炮以戰,我軍全然不顧,一擁而上,遂破其擋牌。未刻,盡殺其一萬兵,乃收兵」,最終薩爾滸之戰明軍損失士兵 4.55 萬,馬驢騾等 2.86 萬匹。戰後,左翼蒙古宰賽曾率 1 萬軍和後金軍在鐵嶺開展決戰,蒙古軍隱藏在高粱地,忍受著蚊蟲叮咬而沒有被發覺,天亮後襲擊後金軍僕役和無甲步兵,但遭到騎兵出城追擊,蒙古軍大敗,宰賽等不得不與努爾哈赤談判。

隨著遼東重鎮接連遺失,明軍也改變戰術,開始避免和後金軍野戰,轉而採取傳統的守城戰術,加之以紅衣大炮。面對明軍戰術轉向,努爾哈赤也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他組建專門攻城的重甲步兵操作攻城器械,但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他多派間諜,收買明軍將領,以小股兵力引誘明軍出城聚而殲之。後金軍所用武器主要有弓箭,弓為牛角弓,用獸皮做弓弦,弓胎用榆木製造,射程較遠,且有力,箭為鐵箭,有薄而闊的鈚箭和尖且細的梅針箭兩種,還有刀、長槍、長矛、楯車等,由於努爾哈赤重視軍備,因此這些武器比明軍裝備質量可靠,在對明戰爭中取得了更大的作用。

暴打大明:入關前的清軍步兵

新式軍隊的創建

努爾哈赤創建的新型軍隊,以棉花、絲綿、麻布等物製作,所製成的綿甲被稱為敖爾布,身著綿甲操作攻城器械的士兵被稱為「olboiniyalma」。其實綿甲在中國流傳已久,主要原理是通過多層纖維吸收箭矢能量,宋朝在對蒙戰爭中已經有了類似的織物甲,1236 年宋將曹友聞在陽平關和蒙軍作戰即穿綿甲,1261 年建康長官馬光祖就造成綿甲 340 件。到了明朝,棉花已經普遍應用在盔甲上,1435 年明朝規定每件鴛鴦戰襖 130-140cm,用棉花 1kg 製造,若遇戰事則外覆鐵甲,主要用於防禦箭矢;也有用絲綿為綿甲,外覆鐵甲的,用於防禦輕型火繩槍發射的鉛彈。明代絲綿產於太湖平原一帶,1502 年浙江布政使司就繳納了絲綿 84417.53kg,但絲綿造價昂貴,每斤絲綿售價 24 兩,是棉花的 8 倍,所以棉甲較為普及。嘉靖以後,棉甲所需棉花增加到了 7 斤,首先將棉花製作成棉襖,浸水後壓實曬乾,反複數次,為保護頭部和四肢,還會製造棉頭盔和棉護手。

其中以四川軍隊最重視棉甲,在平定播州楊應龍之亂中,四川一次就造了 1 萬棉甲,用 1074-1103cm 長棉布製作,內部填充 20 張厚繭紙和 4 斤棉花,戰後四川軍隊也一直保持相當數量的棉甲。1621 年渾河之戰,秦邦屏的石柱吐司軍、陳策、童仲揆、戚金的浙江火器手與後金軍戰鬥,石柱吐司軍的「外披帛被,頭戴棉盔,其厚如許」的裝備給後金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顯然除了棉甲外覆鐵甲外,吐司軍還身披棉被,後金軍所射鈚箭無法射穿,因此損兵折將。此後後金軍也大規模裝備棉甲,1655 年南明降將張邦寧就曾獻計要求 1 萬裝備棉甲的清軍進取雲貴二省,1730 年清朝命八旗漢軍增加 1360 名棉甲兵,就可以看出清軍中棉甲裝備之廣。

據《清太祖實錄》記載,1585 年建州軍征討哲陳部就使用了 50 副綿甲,30 副鐵甲,到薩爾滸之戰前記載建州軍身穿棉甲的紀錄都很少,而此戰使後金獲得了巨量鎧甲,1621 年一個朝鮮臣子向國王匯報工作時稱,後金軍 1 牛錄 400 人,「別抄百、長甲百、短甲百、兩重甲百。別抄者,著水銀甲。萬軍之中,表表易認。行則在後,陣則居內,專用於決勝。兩重甲,用於攻城填壕。」所謂別抄軍,即所謂巴牙剌兵,所謂兩重甲士兵在消滅葉赫部中發揮過作用,即在鐵甲外披綿甲或棉甲,還有大而厚的綿帽,綿甲形式多樣,如滅葉赫部所穿綿甲如下:

渾河之戰擊破陳策、童仲揆軍所穿綿甲如下:

綜合多種資料來看,後金棉甲軍有五種形式:一是無袖、無護肩、有甲釘,長可及腰之短甲;二是無袖、無護肩、有甲釘,但長可過臀之甲;三是無袖、有甲釘,長逾雙膝之長甲;四是包含甲衣和甲裳的「兩截甲」;五是類似明軍穿著的兩臂過肩,長可及膝的綿甲。如此巨量的綿甲或棉甲幾乎都是歷次繳獲,明朝人認為,薩爾滸戰後「一應盔甲、弓刀、槍炮等項,為百年之所藏貯、各鎮之所搬運者,盡歸賊手,而遼之軍器一空如洗矣」,更加值得注意的是 1621 年清朝占領遼瀋地區後,繳獲的萬曆四十六年後儲存之軍事物資,據《明熹宗實錄》記載,除了無可計數的火器外,計有綿甲、紙甲 14000 副、絲綿 50kg、新棉花 1350kg、舊綿花 10150kg、胖襖、軍褲 40000 件,1623 年努爾哈赤即規定每牛錄 150 人所出 100 名士兵,需要 15 副棉甲,當皇太極時代 1 牛錄縮減到 60 人時,所擁有棉甲縮減到 10 副。

遇到戰事時,後金軍會以牛錄額真和五牛錄額真率軍作戰,實權牛錄額真會因為沒有完成任務遭到處罰,如後金軍攻打遼陽時,永順等 4 人就因沒有及時將梯子等攻城器械運到指定位置被剝奪賞賜,還有臨時委任的牛錄額真率棉甲軍作戰。在牛錄額真和五牛錄額真之上還有臨時委任的高級軍官,這些高級軍官多是犯罪被罰到一線統軍作戰立功贖罪。除此之外,皇太極還在八旗滿洲下揀選壯丁組成舊漢軍,1633 年孔有德等擁有紅衣大炮的軍隊組成新漢軍,金國軍制由此又變。

努爾哈赤時代,金國 1 牛錄出征士兵有 100 人,10 白巴牙剌兵,40 紅巴牙剌兵,50 普通士兵,配有 2 輛楯車、1 架梯子、2 把钁頭、2 把錛子、2 個攀鉤、2 把鐮刀、2 把斧頭、4 領蓆子、2 具叉、1 根連枷棍、2 個水囊和供一月使用的木炭,其戰術是以楯車掩護士兵前進,以木牌遮蓋士兵挖掘牆體或攀梯攻城。楯車在建州軍南征北戰立下不小功勞,如薩爾滸戰後後金軍進攻開源和鐵嶺,6 小時內就攻陷了城池,《清太祖實錄》記載攻陷開原時,「我兵遂布戰車、雲梯進攻,欲先破東面寨門掩殺。正奪門時,攻城者雲梯未豎,遂逾城而入」;攻陷鐵嶺,「我兵布戰車、雲梯,攻城北面。我兵豎梯拆城垛,摧鋒突入。」攻瀋陽,努爾哈赤命戰車為前鋒,明人稱「奴賊深入瀋陽,用戰車衝鋒,馬步繼之」,《兩朝從信錄》記載,後金軍戰車有兩種:一是搭載厚達 5 寸多的木板,可左右轉動,另一種是載土填濠的小車,未提及用毛氈包裹的四輪大戰車,戰車頂設有垛口與射擊孔。當然,後金還有一種戰車,這種戰車以木質緻密的硬木頭榆樹和槐樹製造,高八尺,厚 24 公分,上覆牛皮和毛氈,能抵抗明軍發射之鳥槍彈丸和輕型炮彈。

明軍在野戰失利後,一般是憑藉堅固防禦工事抵禦後金軍,後金軍則以弓箭為武器,所使用的為大弓重箭,箭頭約 9cm,有效距離為 46.8 公尺,但弓力極強,最強弓是 16 到 18 個力。一個力約 5.8934 公斤,徐光啟曾說後金軍「於五步(8 公尺)之內,專射面脅(肋),每發必斃,誰能抵敵?」雖然熊廷弼稱瀋陽有 200 斤以上炮數百門,70-100 斤小炮 3000 門,百子炮上千門,鳥銃和三眼銃 7000 桿,還有數門 3000 斤的呂宋大銅炮,但對外覆牛皮厚達五寸的楯車傷害有限,要嘛無法擊穿,要嘛精度不夠。而且明軍火炮容易膛炸,炮手為安全只能減少裝藥,這就削弱了大炮威力。等大炮無法發射,金軍就在楯車掩護下近射明軍將校,棉甲軍則摧毀工事,騎兵一擁而進,城外明軍必然戰敗,棉甲軍就用雲梯戰車蟻附攻城,或者圍點打援,野戰中殲滅明軍。若騎兵沒有楯車和棉甲支援,努爾哈赤甚至不讓後金軍野戰。

薩爾滸戰後,面對後金軍凌厲攻勢,明軍構建了以瀋陽為中心的防禦體系,重修瀋陽、遼陽和奉集堡,但後金軍在 1621 年 3 月 13 日到 21 日便攻取了兩城,攻取遼陽的時候,明軍炮火猛烈,後金軍以紅巴牙剌兵攻城失敗。戰後努爾哈赤吸取教訓將牛錄擴充到 150 甲並分為四等:第一等是駐防遼東城和海州各 15 甲士每人 3 馬;第二等 40 甲士每人 1 匹;第三等是 30 名無馬披甲人,努爾哈赤曾規定該等級甲士需要攜帶戰車打仗;第四等是新設裝備火器專門守城的 50 名新兵,增加火器配備,這 50 名新兵加上 10 名白巴牙剌兵和 40 名紅巴牙剌兵,可以算作「行走百甲」,每百人有 22 門火炮,還有每甲剌擁有 2 門炮,作為攻堅力量。他還命令「著各固山三名游擊,一游擊在固山預備大炮。一位炮配馬二匹,交人(管)。從餘下人挑選可佩弓良人,佩弓。不能佩弓之人,俱令執三眼炮與鳥槍。」這些是配給城守兵的,後來擴大到全體軍隊,1623 年這些人中的 20 人也需要攜帶器械和棉甲,後金軍成為步騎炮輜的複合軍隊,但遭遇到西洋大炮破解,努爾哈赤攻寧遠失敗,不久死去,次年皇太極攻打寧遠也鎩羽而歸,不得不致力於更新軍制和戰術,他以重金懸賞能造出紅衣大炮的工匠,最終成功製造,隨著三順王的歸順,西洋大炮的製作和發射辦法也被吸收,由此縱橫長城南北的軍隊。

暴打大明:入關前的清軍步兵

皇太極時代最終升級的清軍

皇太極時代的清軍每牛錄從 150 甲士縮減為 60 甲士,棉甲數縮減為 10 甲,他還取消原有的紅巴牙剌兵和白巴牙剌兵,並從中選擇精銳組成噶布希賢超哈營(前鋒營)作為偵察兵,分為左右翼,各設前鋒統領一名,以下各有前鋒參領 4 人、前鋒侍衛 4 人,每名前鋒兵裝備甲冑一套、櫜鞬一套、弓一把、箭 70 支、佩刀一把、順刀一把、短斧一把、鐮刀一把、手槍(短矛)一把、鉤鞭一把、麻繩四十根、絨繩二根、鋼釺四根。甲冑有兩種,分別稱為前鋒甲(胄)和前鋒棉甲(胄)。前鋒胄為鐵甲,帽頂為葫蘆狀的鐵葉,盔纓為紅氂,胄體附件均為鐵質,無護頸,護耳、護項均為布面鐵甲結構,表面為青布,內裡為月白色布,甲釘為黃銅釘。前鋒甲的甲身由上衣、護肩、下裳、前襠、左襠組成,下裳甲片外置,一共三列鐵甲片,其餘部件的結構材質與護耳相同。前鋒棉胄的胄體為皮革髤漆,胄頂為葫蘆狀的銅葉,盔纓為紅氂(染紅的氂牛尾),胄體附件(舞擎、盔梁、寶蓋、盔盤)為黃銅製成。護耳、護頸、護項均為棉甲結構,表面和鑲邊為白綢,內裡為棉布,甲釘為白銅釘。前鋒營人數大概有 1770 人,成員必須要能挽六力弓,前鋒營的將官統一配備專門訂製的頭盔,軍官頂用獺尾垂黑纓,前鋒校和前鋒兵皆鐵頂垂紅纓。前鋒兵每人配甲一副,胄一頂,強弓一張,箭七十支,鋼刀一把。他還集中甲士為步兵,以閒散人員和犯罪大臣充任,皇太極還每年從黑龍江流域抓捕「魚皮韃子」衝鋒陷陣,以減少滿人傷亡並選擇先登勇士。清國還在八旗中擇人組成蒙古兵和漢兵。

皇太極十分重視火器製造,對於俘獲的永平和大凌河等地 200 漢兵注意保護,還重獎造出紅衣大炮的王天相,升其為備御,1633 年設立炮局和藥局,1642 年就造成了神威大將軍炮,1643 年命劉之源赴前線造炮。新軍的組建使得原有的戰車使用頻率大不如前,滿洲八旗在征討朝鮮所攜裝備主要為「紅夷炮、將軍炮、發熕、鳥槍和「戰車輜重」,他在 1636 年要求每牛錄士兵準備槍身 3.8 公尺、槍頭 31.8cm 的長矛、大鈚箭等個人兵器,還要求準備戰具,2 個牛錄出 1 架 12.72m 的梯子、1 面挨牌,以及掏挖城牆所用斧頭、钁頭和錛子,此時滿洲八旗戰術可舉數例:1634 年後金軍在攻打宣府鎮東南的深井堡時,首先以大炮轟擊,其次射箭和用鳥槍發炮,最後以鉤杆和雲梯攻城,但被明軍以火器擊退;1643 年清軍攻克前屯衛中前所,就是因為攜帶了 64 門重達 1.8-2 噸、發射 5KG 炮彈的紅衣大炮,同時挖掘壕塹圍城,派遣棉甲軍守衛炮壘,最後攻克該城,可見新式武器的更新使得清軍戰術有了巨大變革,改為在紅衣大炮的掩護下通過挖掘牆體炸塌城牆。

皇太極第一次入關時攻克遵化,所用炮兵就是從八固山中抽調而來,但沒有抽調成軍,給予獨立番號。雖然在天聰五年三順王浮海來投後,後金就重建了漢軍,令其專職火器和攻城,但滿洲八旗仍有火器手配置三眼銃,八旗兵在破口南略之時,多次利用繳獲明軍火器殺敵,甚至後金還從朝鮮俘虜中組建高麗火槍手,編制城八旗都少見的獨立火器建制的部隊。在遠征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時,皇太極就命令「每個固山各三位大臣,每個牛錄各五名甲士,舊蒙古的每個牛錄的各兩名甲士,兩名甲士給三匹馬,每個固山各五桿三眼鳥槍」,可見滿洲八旗並不缺火器,後金軍不止漢軍裝備火器。

這種攻城辦法一直被沿用,1631 年後金自造火炮成功後,皇太極就派 500 人和漢軍攜帶 6 門紅衣大炮和 54 門將軍炮,連續轟擊三天就迫使明軍投降。入關後順治四年(1647)爆發淄川之戰和順治七年(1650)太平之戰。1647 年丁可澤、謝遷占據淄川城,該城高 10m,以磚石堆砌,城壕 4.77m 深,3.18m 寬,有空心敵樓 11 座,清軍圍城 3 個月,挖掘城壕圍困,最終還是通過火藥炸塌城牆才取得勝利;太平之戰,清軍也是「賊負固抗拒,逾二旬不下,乃因城壕掘地道,燃火藥以隳其城,師入,叛賊李建泰及賊黨俱伏誅。」太平縣較淄川縣還要堅固,大概有 13m 高,穴地工程戰術遂廣為流傳。

漢軍分為兩種,舊漢軍則多出身奴僕,天命六年努爾哈赤命令漢人 20 人出 1 兵組成,裝備大炮和鳥槍,名曰黑營,每 100 名漢軍需要配備 10 門佛郎機之類的輕型火炮,每一門火炮需要 2 人操持,另外八十人每人一桿火繩或火門槍;當後金軍隊需要野戰時,每 50 名漢軍就需要攜帶 10 門輕火炮,20 人為長矛手,再分配 20 人攜帶盾車掩護炮兵射擊。皇太極最終在 1637 年挑選出 1580 人交予馬光遠和石廷柱,馬光遠為右翼固山額真,石廷柱為左翼固山額真,1639 年擴建 2 旗,以王世選和巴顏為新固山額真,1642 年漢軍又增加 4 旗,於是漢軍成八旗。

漢軍按任務不同分為行營兵隨清軍出征,單獨設立 1 營;後者分為守衛瀋陽和其他大城市,其後陸續增加到行營兵 1660 名、守兵 1620 名、章京 327 員,另有炮手和火藥匠 26 名,共計 3613 人,在大凌河之戰漢兵單弱時,皇太極還命令從後方抽調 800 人由滿洲章京率領來援,不過漢軍人數直到雍正年間才確定下來,其中棉甲兵固定為 2160 人。據《清朝通典》規定,漢軍軍制為「漢軍每佐領下亦領催一人、鳥槍驍騎四十一人、抬鹿角兵(棉甲兵)八人。每旗藤牌兵一百人、炮手四十人」。新漢軍為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和續順公沈志祥所部降清組成,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有 12151 名士兵,內有受過歐洲火器用法訓練的 3643 名新軍和 27 門新式大炮,被稱為天佑軍;尚可喜部被稱為天助兵,它們都配備棉甲。又製作「號帶」,上書滿文,縫綴在甲冑、綿盔和綿甲上。

經過建立新式軍隊後,清軍戰術發揮了變化,開始在箭雨的保護下,由滿洲蒙古軍士身著棉甲和鐵甲使用雲梯、挨牌和戰車攻城,烏真超哈炮兵發射紅衣大炮,挖掘隧道炸塌城牆。針對清軍軍事改革,明軍先後進行兩次軍事改革,第二次改革中明軍積極籌備修築義州城,換裝大批歐式火器,從而引發了松錦大戰,明軍此時最少有 3 門長達 3.4 公尺的紅衣大炮,還有 250kg 的發熕,相當於歐洲的攻城炮;還有威力極大的斑鳩鳥銃,它是模仿西班牙火繩槍而來,長達 1.72m,重 13-13.5kg,用火藥約 49g,子彈約 73g,可射殺 91 公尺左右的重甲兵和 183 公尺左右的無甲兵,最開始兩方接觸甚至明軍略占上風,成為與軍改後的清軍一樣戰力強大的步騎炮輜混合軍團,清軍所以戰勝是其騎兵較明軍為優,皇太極指揮能力和火器部隊較洪承疇的 13 萬聯軍優秀。

皇太極面臨明朝開啟的軍事改革,果斷拋棄努爾哈赤的以棉甲軍推楯車鑿牆,弓箭手掩護的老舊戰術,他在滿洲八旗內設置了火器兵,能使用鳥銃和大炮,雖然規模不大,卻在入關南略、遠征朝鮮和黑龍江地區發揮了作用,他還擴大了步兵編制,引入了新生力量–漢軍,使其專職火器和攻城,在戰術層面轉為圍點打援,在野戰中殲滅明軍,同時注重火器的力量,野戰攻堅戰並重,利用紅衣大炮攻克數座堅城,壓倒了對手。但需要指出的是,皇太極始終是從騎兵中選拔火器手,而沒有建立專職部隊。

從努爾哈赤起兵到 1644 年清軍入關,後金軍不止進行了一次軍改以適應戰爭的發展,其軍隊從冷兵器軍隊開始向明朝學習熱兵器戰術,越到後來其技戰術水平越高,成長為步騎炮輜的綜合性軍隊,在一次又一次的作戰中消滅了其競爭對手,無疑它是一支學習能力強大的軍隊。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history/6120.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上午10:48
下一篇 2024年4月8日 下午12: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