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沒有套路、只靠真心,多和孩子聊聊吧!

教育孩子沒有套路、只靠真心,多和孩子聊聊吧!

從早上起床把孩子叫起來送到學校,到晚上家長下班再接回家,孩子有他的作業和任務,家長要做飯和家務,能真正坐下來和孩子聊幾句的親子時間,其實非常短暫。

你會發現:這已經不是一直在我眼皮子底下的小孩了,他需要獨自去面對太多的事情,吃飯、喝水、上廁所、午休,上課下課,和老師、同學的關係。

即便是稀鬆平常的一天,孩子的情緒也經歷了很多的波動。

你可以想想:孩子回到家能馬上鬆弛下來嗎?孩子能將家庭視為「溫暖的港灣」嗎?孩子能安心向你傾訴在學校發生的不愉快,又能開心與你分享遇到的趣事嗎?

和孩子聊聊天,一是能了解孩子的學校生活;二是給孩子一個傾訴表達的機會,很多事說一說笑一笑也就過去了;真遇到孩子解決不了的困難,家長也能及時發現並提供必要的幫助。

如果孩子回到家,家長能和他聊的只有「今天的作業是什麼」「寫完作業了嗎」「趕緊去打卡學習」,那這天基本上就沒什麼可聊的了。每天放學後,和孩子聊聊天,要想既能打開娃的心扉又打開話題,可以試試這麼做:

教育孩子沒有套路、只靠真心,多和孩子聊聊吧!

分享自己的見聞、趣事

比起「你今天…」,「我今天…」是更能引起孩子興趣從而聊起來的開場白。和孩子分享自己的見聞、趣事等日常,比說教和某一件小事的對錯更有價值。

要想有這類素材,勢必要求父母過好自己的生活。心理學大師榮格說:「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你的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可以和孩子分享的?如果你也覺得每天的生活枯燥無味,反正就那點東西,不值得拿出來說,那孩子也會這麼覺得。

「我就是上班下班,沒什麼事情發生」對應的就是「我就是上學放學,沒什麼事情發生」。

當你把孩子當成大人來對待時,是有很多事情可以跟他分享的,父母在生活中的現實一面需要讓孩子接觸一下。

父母如何和朋友相處、交談,如何工作,如何應酬,做一些事情的前因後果,辦公室遇到的趣事,通勤路上、買菜途中的見聞或者是新聞資訊、社會事件,都可以閒聊似的和孩子分享。痛痛快快滿足自己、無條件悅納自己、活好自己,孩子才能從我們這吸收到真正的愛和力量。

教育孩子沒有套路、只靠真心,多和孩子聊聊吧!

「你聽我的,我就聽你的」

「聽話」的效能:前陣子,我和小女兒一席長談,感受良深。那天我的狀態特別好,心如止水。所謂的長談,其實是她破天荒對我傾訴了將近五個小時,從學校、家裡的瑣事,一直談到對宇宙及人生的感悟。

而我,只是陪伴,靜靜地聽。小女兒說完後,我只說了五分鐘,說說自己的感想,她就完全聽進去了。談話之後我們的關係明顯更上一層樓。

這件事讓我看到,人和人的關係原來這麼簡單:你聽我的,我就聽你的,如此而已。

一個好的傾聽者,不用想「我該怎麼說、我該怎麼表現」,一直等待回應對方的空檔。而是去想「他在說什麼、他在表達什麼」就夠了。對表達者感興趣,讓表達者感受到尊重,才是傾聽的要義。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什麼事都不跟我說,問也沒用。」孩子一開始都是願意和我們分享的,可一旦發現父母對他的話不感興趣,孩子才慢慢閉上了嘴巴。如果父母樂於傾聽、善於傾聽,鼓勵孩子多講出來,把自己的感覺用語言表達出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變強、變清晰。孩子感受到被重視,對父母的信任感會增加更多。

教育孩子沒有套路、只靠真心,多和孩子聊聊吧!

對他的興趣、愛好、朋友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自驅力的根源。發展興趣愛好,並不是浪費學習時間,而是給孩子孩子學習注入強大動力。興趣愛好也不只是興趣班,能被市面上的興趣班涵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喜歡、願意花時間、能沉浸其中樂此不疲、能創新地玩、花心思精進,這才是興趣愛好的發展過程,可不單單局限在才藝上。

兒子對奧特曼卡片感興趣,不單單是在花錢買卡拆卡上,而是願意花時間對自己所有的卡片做分類整理,對卡片的等級瞭然於心;每天都要拿出卡冊,仔細觀摩自己的卡片,連哪張在哪個位置都記得很清楚;不認識字,也要纏著爸爸媽媽把卡片背面的人物介紹念幾遍,在這個過程中分清楚各個奧特曼、怪獸之間的關係;把奧特曼的故事融入自己的畫裡,還可以做延伸講述。這樣的喜歡,值得父母好好對待,而不是一句簡單的「幾張破紙有什麼好玩的」輕易把孩子打發掉。

另一方面,不論是喜歡咕卡、收集絨毛玩具,還是喜歡汽車模型、奧特曼卡片,喜歡看小說還是喜歡讀名著,孩子能從感興趣的事情中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甚至以此為社交工具,尋找「知音」,結成朋友,相互幫助。

《兒童心理學》中說過:我們已知的是,同伴友誼對孩子的影響力確實很大,到一定年齡後,甚至將漸漸超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畢竟,當孩子長大後,在面對社會的各種考驗時,陪在孩子身邊的更多是同伴。孩子也會更在意同伴的看法。有三五好友一起逛街、一起玩鬧,談天說地,能紓解學習上、生活中的很大壓力。

關於這一點,有更精確的數據:一個人長期的人格發展=基因(50%)+同輩環境(40%)+家庭教養(10%)。

朋友是壞情緒的疏導者,是重要的傾聽者,也是成長路上的催化劑。在家長眼裡,朋友是否值得交往,判斷標準往往很單一: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判定孩子。但是,人是有多面性的。孩子也是一樣的,他也是多面的。

大人能看到的是孩子的成績、分數,同為小孩,他們之間互相能看到的東西比大人要多得多:我的朋友成績不好,可是你沒見過他放學路上細心餵流浪貓;我的朋友父母離異,可是他會主動為偶遇的奶奶拎重物;我的朋友經常被批評上課不注意聽講,可是他看了很多很多的書、懂很多的課外知識。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眼光,即便確實是不值得交往的朋友,這個判斷也是孩子來做,這條彎路也要孩子親自走,而不是讓孩子遵從父母三四十年的經驗。父母要避免隨意評價孩子的朋友,而是和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聽孩子的話裡真實的訊息或者想法,肯定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受自己的主體性。

教育孩子沒有套路、只靠真心,多和孩子聊聊吧!

和孩子啟發式聊天

有一種聊天方式叫做「海沃塔」。

海沃塔(Havruta)的意思與英文「fellowship」類似:伙伴關係。表示兩人一組,通過提問、回答、對話和討論來研究與學習某個問題。

在家庭教育中常用這種方式和孩子聊天,可以讓聊天富有含金量,讓孩子在你來我往的對話中,鍛鍊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問「為什麼」和「怎麼辦」這種開放式的問題,讓孩子開始獨立思考,最終學會如何解決問題。

孩子說:「我不想和某某做朋友了!」你可以啟發式地發問: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你們之間發生什麼事情了?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嗎?你覺得怎麼處理會更好些呢?

當我們和孩子習慣了這種聊天方式,孩子的表達能力會大大增強,說話也會很有邏輯性,這對於孩子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很有幫助。

教育孩子沒有套路、只靠真心,多和孩子聊聊吧!

合理建議,適度幫助

孩子越大,父母還要謹記一條原則:合理建議,適度幫助。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並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平等關係,而不是「被告知」「被教育」「被糾正」「被指派」。人生是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

可是,人呢,只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孩子的問題,是需要他自己來解決的。他不可能永遠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如果我們把解決孩子的問題當成自己的事,那孩子就無法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孩子的事情上,做好自己該做的,照顧好飲食起居,剩下的,讓孩子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事,然後自己去探索。

人生這條路,所有的教訓和彎路,終究要靠自己去走。孩子很聰明,父母想讓他怎麼做他從一個眼神和說話語氣裡就能知曉。他願不願意按照父母的話去做的標準,從來不是正確與否,而是關係好不好。

親子關係好,聊什麼孩子都願意聽,也才願意接受父母的影響。好的教育,沒有套路,只靠真心。不妨就從今天開始,和孩子一起進行愉快的聊天吧。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baby/2775.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5日 下午1:46
下一篇 2024年1月16日 下午5: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