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要到了,不要讓孩子做無效複習。

眼看期末臨近,很多孩子都進入了最後的衝刺期,抓緊時間進行總複習。畢竟寒假前的這次考試成績對能不能過個好年有著直接的影響。

「複習無非就是多看看課本、多做做題唄」,很多孩子對期末複習的理解都是這樣的。

可是為什麼大家在做一樣的準備工作,複習的效果卻相差甚遠?其實,很多孩子的複習,屬於無效複習。

期末考試要到了,不要讓孩子做無效複習。

忽視課本

在學習中,很容易產生這樣一種假象:只有學習到新的知識才覺得是學習了,才促進了自我成長;對於「舊」知識,總覺得那本來就是我知道我掌握的東西,再去複習不但不能進步,簡直是在浪費時間。

「課本上的東西我早就會了,根本不用看」,很多孩子都是抱著這種心態對待課本的。尤其越到期末,已經看了一學期的知識,早就厭煩了,根本形不成刺激點。

但是這並不代表已經吃透課本了。平時的作業、小測中的錯誤還是很多,一定是要回歸課本去找原因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老師講的孩子都能聽懂,在這個章節下的針對性練習題也能做對,可一旦打亂這種「針對性」,進入到總的複習、知識點交叉時,孩子就不能很好地匹配到考查的知識點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單元小測孩子成績還不錯,一旦綜合起來考試,成績就不理想。

說到底,這還是「沒聽懂」「沒學會」:大腦中沒有檢索到相關的資訊或者資訊間的關聯是缺失的。

對策:

對待課本,大腦裡要有這樣的認知

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繫、結構,才是源頭。

我哪裡學會了,哪裡比較薄弱?

我能給別人講出來、講明白這個知識點嗎?

這道例題在考查什麼?

這個知識點的難度如何/易錯點在哪?和過去學的有什麼聯繫?

用什麼方法能學會這個難點?對於易錯點該用什麼方法不犯錯?

有沒有學會某個知識,是用動作來判斷的

認知上:想知道孩子有沒有記住某個知識點,直接讓孩子默寫,寫得下來就是真的記住了。

理解上:一個知識點,孩子聽沒聽懂,就看孩子能不能舉例子講出來。

應用上:怎麼看孩子掌握沒有?會做題,測試時做題做得好。

識別:孩子自己篩選相似考題,並能做對。

綜合:綜合試題來驗收結果。

學會做綜合題也是前 4 點的必然結果,也就是前 4 個步驟都能應用起來。

語文和英語中的作文、數學上的應用題,都是綜合類題型。大題做得好,需要每一個步驟都沒有問題,因為任何一個細節的錯誤,都會導致最終結果的呈現。

期末考試要到了,不要讓孩子做無效複習。

忽視錯題

做錯的題,是最能精準反映出知識盲點的。越到綜合複習,越應該重視查漏補缺的要點–再做一遍之前的錯題。

對策:

翻翻之前的試卷、練習冊,從錯題中能更好地查漏補缺、對症下藥。

把錯題和重要題型再重新做一遍,給錯題進行分類,能更迅速篩選出自己的易錯點,找到自己的薄弱章節,再採取相應措施,進行針對性地學習、複習和檢測。

對待錯題,需要有幾個思考過程:看看錯的題,大致是哪種類型?

這道題做錯了,我當時的思路是怎麼樣的?調整一下思路、方法看是不是能做對?

這些錯誤是如何發生的?在今後的學習/做題中,哪個環節做出改變,能有效減少/避免這類錯誤?

錯題的幾種分類、該如何改變來減少此類錯誤:

審題錯誤

練習審題,每道題目讀兩遍,圈畫關鍵資訊,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

漏題

平時養成按照順序做題的習慣,做一道確認一下題號;對於在同一道題目中有幾個小問題的情況,可以自己標註小題號,每一問的答案也按照順序標註好,保證答題的完整性。

計算錯誤

一種是抄錯數,這種情況就是需要反覆去對照題目中的資訊、自己計算得出的結果,在抄寫的時候有這樣一根弦繃著:認真、認真再認真。

一種是單純的計算錯誤,例如 28+17=43,很多同學認為這是馬虎造成的,因此不重視這類錯誤。計算上出問題,就需要多多強化計算力的練習。年級越高對計算力的要求越高,如果因為計算力不足而丟分,實在可惜。

一種是計算過程出錯。這就需要再做題的時候每個步驟寫清楚,不要跳步和省略。相應地,在草稿紙上做計算時也要盡量寫清楚、整齊,避免一步錯步步錯,也能方便做完試卷後再檢查一遍。

概念不清

回歸課本,將基本的概念、基礎知識、用法搞清楚,進行複習鞏固。

語文的基礎知識、數學的概念和運算規律、英語單詞語法等。

單純不會

可以找老師或者同學講解,之後再重新做一遍,理順答題思路、鞏固知識點;找同類題型多做練習,學會舉一反三這道題目才算消化。然後隔一段時間重複這個過程,能順利解答出正確答案,才算真正學會。

卷面不清

因為字跡潦草、答題卷面邋遢、答案歪歪扭扭、東一句西一句,導致老師看不清楚,這種錯誤還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練字、按規範答題、保持卷面整潔,就能解決問題。

時間不夠

除此之外,在平時的考試中,如果有因為時間不夠沒完成的題目而失分,就要關注下考試時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科學,是不是會做的都做完了,是不是在自己實在不會的題目上浪費太多時間等。

在期末考試時,要注意合理分配時間,把自己擅長的題目做完做正確。

期末考試要到了,不要讓孩子做無效複習。

只做難題/只做會的,遇到難題就躲

很多孩子認為考試前就該多做做難題,這樣才能在考試時得高分。其實,臨近期末,時間都用來對付難題是性價比不太高的一件事。

在一場考試中,難題所占的比例畢竟很小,可是複習中做的難題,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多,而且會使大腦一直處在高壓狀態,孩子得不到充分地休息;難題做不出來時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打亂孩子的思路。

還有一種孩子:做了一張張的試卷,前面做得都很順暢,直到最後幾大題,總說不會,就不做;寫作業也總是空著題說不會,尤其是語文中的看圖寫話、作文,數學裡的大題……這其實是畏難情緒在作祟。

對策:每次的練習,有八成是熟悉的,兩成是陌生的;八成是容易的,兩成是困難的;八成是熟練的,兩成是有挑戰的。

疲勞戰

很多孩子到期末前開始大量刷題,開啟疲勞戰。

學習是在正確的方法下,去反覆練習的過程。不能精準知道自己的知識盲點,盲目大量刷題,是一種低水準努力。除了身心俱疲,並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孩子的大腦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資訊,不停地學、學、學,是否造成了孩子的大腦不堪重負。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就連專注力的時長,也是有限的。

對策:

1、做題時,要思考:這些練習題在考查什麼知識點?這些練習題有哪些特點?是否真的能幫助我提高?

2、總複習時也要講究勞逸結合:在時間的利用與效率當中,同樣存在「二八定律」。在效率最高黃金時間,20%的時間投入就能產生 80%的回報。在效率最低的疲頓時間,80%的時間投入只能產生 20%的回報。

「好好複習」,小時候我們聽慣了,現如今也說慣了,細想起來,這四個字包含的內容,竟可以如此長篇大論。

不禁要再深入想一層:生活中,我們對孩子的好心提醒,有哪些根本就是無效的呢。

好了,先祝每個孩子考出一個自己滿意的成績!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baby/1829.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1月5日 上午9:18
下一篇 2024年1月6日 下午2: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