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廟號是「太祖」和「高祖」的差異。

古代皇帝廟號是「太祖」和「高祖」的差異。

太祖和高祖,都是一個王朝奠基人的廟號,但為何有的人偏愛用太祖,有的人偏愛用高祖,大家一直爭論不休,加上高祖基本都是篡位而來,也讓高祖這個廟號打上了篡位者專屬的標籤,其含金量遠低於太祖。實際上如何定廟號,往往是基於一個王朝統治的,因此我們需要從最先尊高祖為始祖的王朝開始入手。

先看看高祖廟號的來源,廟號起源商朝,但真正推行卻是八百年後的西漢。第一個用高祖的是商高祖王亥,但王亥並非商王,而是成湯建立商朝後追封的,所以此時的高祖屬於追封性質,和開國之君並無多大關聯。而商朝被滅,西周徹底廢棄了廟號制度,直到八百年後西漢才得以恢復,但漢朝廟號又兼取商代廟號和周代諡法,搞得有點混亂。

比如劉邦作為西漢的開國之君,定的廟號是太祖,諡號為「高」,但稱祭祀的卻直接稱宗廟為高廟,這就導致後人的混亂。加上司馬遷在《史記》裡簡稱劉邦為高祖,以至後人直接稱劉邦為漢高祖,就這樣,高祖成為了一個正式的廟號。而劉邦之後第一個正式使用高祖這個廟號的是魏高祖曹丕。

有人問了曹丕明明是曹魏開國之君,為何用高祖而不是太祖?這就涉及到「始受命」和「始封君」這個概念了,始受命的意思是一個受命的人,這個受命自然是受天命,寓意要成為天子,也是這個王朝第一位皇帝。始受封則是第一次接受封土授爵的人,而後人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建功立業的。

始封君和始受命的可以是開國皇帝,比如漢太祖劉邦,但開國皇帝並非都是始封君和始受命的,比如唐高祖李淵,追尊唐國公李虎為太祖,因此一般王朝建立後會追封始封君的先祖為太祖,寓意王朝奠基者。

古代皇帝廟號是「太祖」和「高祖」的差異。

除此之外,太祖和高祖在禮法和經學概念上也不同,在禮法上,太祖指的是宗法上的小宗始族,在王朝則是一國始封之君,高祖僅僅只是一個廟號。而且太祖真正的含金量在於「毀廟與未毀廟之主皆合食於太祖」,這個意思就是太祖不僅在宗廟裡居於至尊之位,祭祀的時候其它神主均合食於其室。所以曹魏的奠基者是曹操,是始受封,是貨真價實的太祖,曹丕是始受命,因而用了高祖的廟號。

顯然曹丕用高祖的廟號其實也沒問題。而第三個使用高祖廟號的是司馬懿,眾所周知,司馬懿雖然奠定了晉朝基礎,但他並非是始封君,始封君的是他的兒子司馬昭,因而司馬炎建立後只能尊父親司馬昭為太祖,封司馬懿為高祖,亦如商朝的王亥。

除此之外,司馬懿還追封了另外一個人,這就是大伯司馬師,不管司馬炎願不願意,司馬師都是司馬懿當年欽定的繼承人,和司馬懿一樣,奠定了西晉政權基礎,加上司馬師遺留的勢力強大,不能不追封為帝,因而司馬炎給了大伯一個世宗的廟號。

但問題是司馬師沒有兒子,又過繼了司馬昭次子司馬攸而兒子,直接導致司馬攸具備了繼位的合法性。因而司馬炎尊司馬昭為太祖,還有強化自己一系的意思,如果尊司馬懿為太祖,那麼繼承自司馬師一系的司馬攸,他的正統性反而高於自己。

西晉初年,齊王司馬攸的爭儲問題一直困擾著司馬炎,為了壓弟弟一頭,司馬炎做了相當多的事情。但在宗廟上,司馬炎卻又不敢冒祖宗之大不韙,不敢真的讓司馬昭坐太祖(始祖)位,畢竟哪有兒子(司馬昭)尊位,父親(司馬懿)在旁邊的?因而只能被迫讓矛盾後移,讓始祖位空著。而且西晉郊祀的時候以只能讓晉高祖司馬懿祭天地,太祖司馬昭則只能祭明堂,就這樣在司馬炎的一通操作下,高祖在形式上成為宗廟實際上的「太祖」,高祖力壓太祖一頭。

再次讓高祖升格的是在東晉,因為東晉開國之君司馬睿從統緒上與司馬昭無關,他是司馬懿庶子琅琊王司馬伷這一支,沒必要理會司馬昭這一脈,也直接導致司馬懿這個高祖再東晉宗統中的地位再度攀升。到了劉裕掌權的時候,又正式將司馬懿這個高祖放入太廟中的太祖(始祖)位,徹底完成了高祖高於太祖的華麗轉變,但這個時候離東晉滅亡也不遠了,但高祖高於太祖的慣例一直延續到南朝。

古代皇帝廟號是「太祖」和「高祖」的差異。

而劉宋又承晉制,定高祖為合食之君,所以劉裕的廟號是高祖,兒子劉義隆反而是太祖。從後世看來,父親是高祖,兒子是太祖簡直就是一個笑話,但在南朝時期,這是一個遵循當時禮法的存在。至於蕭道成為何是太祖廟號,是因為蕭道成遵循的是漢代禮法。蕭道成之後的蕭衍和陳霸先,他們的廟號也是高祖,而後十六國和北朝也有不少王朝沿用了這個習慣,所以大家看到高祖這個廟號大批次存在的就是這個時期。

當然,主要是南朝秉持西晉「太祖虛位」的傳統,實尊高祖,以高祖為合食之君,太祖只有廟號上的虛名,但在北朝未必,北朝還以太祖為尊的。之所以十六國和北朝也喜歡用高祖,純粹是當初漢代就沒完全遵循周禮的一祖一宗,泛用廟號,使得廟號漸違經意。加上漢代以後受命和始封有時候是一個人,有時候不是,直接導致這個時期太祖和高祖的廟號使用非常混亂,但大體上都是為了政治服務。

劉淵一開始用高祖,純粹是不能用太祖,起兵後,為了招募人心,他自稱大漢的繼承者,建立政權後立的是兩漢幾位皇帝,既然有了太祖劉邦,他的選擇只有高祖了。而什麼時候又改回太祖呢?是劉曜改漢為趙,這時候不需要用漢室凝聚人心,因而祭祀的是匈奴先祖,自然可以將劉淵改為了太祖是為前趙太祖。另一個是北魏高祖元宏,說實話北魏的宗廟制度一團糟。

一開始道武帝建立北魏後尊平文帝拓跋鬱律為太祖,而平文帝所在時期,拓跋鮮卑還是部落聯盟時期,權力不僅分散,而且他死後由其伯父拓跋猗迤的三子先後繼位,然後才回到拓跋鬱律的子孫手中。道武帝尊平文為太祖,意在強調自己血緣的合法性。而道武帝最後也被追為太祖,追尊他的則是孝文帝,孝文帝此舉就是為了太和改制,加上道武帝作為北魏進據中原的第一個君主,對於北魏成為中原正朔有著特殊意義。

其次就是孝文帝漢化改革遭到大量鮮卑貴族的反對,孝文帝此舉也是削弱了非道武帝一系的拓跋氏親貴的政治影響力,強調自己的血脈。當然道武帝的太祖位置也沒做熱乎,又被改了,這次是西魏改的,西魏建立後,其實力遠遜於東魏,為了團結更多的拓跋氏旁系子孫,西魏尊神元帝拓跋力微為太祖,凸顯自身比東魏更具合法性。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東魏則繼續以道武帝為太祖。

所以說有時候太祖和高祖真的沒有太大劃分標準,也沒必要去計較含金量的問題,畢竟廟號都是後世皇帝追尊的,也必定是為了自己統治的需要。只是南北朝這些個高祖甚少有大一統的君王,因而宋之後,高祖這個廟號幾乎被拋棄了,畢竟嫌埋汰,畢竟皇帝們還三不五時拔高或者遍地先帝們的廟號,本質上都是為了自己罷了。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history/5750.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8日 下午12:03
下一篇 2024年3月19日 上午10: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