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動汽車只在中國很火,國外不火?真是「偽需求」嗎?

為什麼電動汽車只在中國很火,國外不火?真是「偽需求」嗎?

在最近 5-6 年里,電動汽車(EV)似乎成為了中國市場的一顆璀璨新星。銷量日益增長,打得合資和進口車節節敗退。

有趣的,明明在中國這麼火的電動汽車,在其他國家,卻似乎沒有引起同樣的轟動。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政策推動下的「偽需求」。真是如此嗎?

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理解,其實新能源在國內也不是很火。這可能有些反常識,但事實就是如此。因為從存量汽車的占比來說,新能源目前的滲透率也就 4%的樣子。

雖然這幾年的銷量看起來都挺高,2023 年銷量量甚至高達 829.2 萬輛,但對比過去 10 多年燃油車的積累來看,仍舊是「不值一提」。只是因為政策的引導和新聞的報導,讓我們感覺這個話題很熱門而已。

真正變成「主流汽車」,至少還有 5-10 年的時間要走。國外其實也是一個故事。畢竟,作為新能源發展的領先國家,我們也就 4%的占比,放眼望去歐美來看,他們的占比只會更低更低。

這類相關的情況傳遞到中國來看,自然顯得不是很火了。另一方面,國外的新能源沒那麼熱,是因為油價真的很便宜,新能源汽車真的很貴。

為什麼電動汽車只在中國很火,國外不火?真是「偽需求」嗎?

譬如數據顯示,現在美國一輛電動汽車的平均價格為 60544 美元,比燃油車高出約 13000 美元,就說離譜不離譜。而美國的油價,目前也就是每升 0.75 美元的樣子,比中國低多了。

這麼低的價格,電動汽車又賣的這麼貴,甚至可以說,額外的溢價,可以承包 10 年的油費了,自然就沒那麼火熱了。

此外,整個歐美的電費也是不容小覷。除了美國便宜點以外,有些國家的電費甚至超過兩元一度,比如德國、義大利、英國等,這些國家的電費都比較高。

用腳投票的結果,自然電動車沒那麼受關注了。畢竟,一邊是高溢價,另一邊是低油價,還有一邊是高電費,為什麼不繼續用燃油車呢?它不香嗎!

但這也不能證明電動汽車是「偽需求」,事實上,從全球的趨勢來看,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譬如,去年 10 月初,歐盟就宣布,對產自中國的純電動汽車正式啟動反補貼調查。

到了今年 1 月,又發表聲明,由於涉及公司數量較多,採取抽樣方式選擇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三家中國車企為目標公司。

為什麼電動汽車只在中國很火,國外不火?真是「偽需求」嗎?

這說明了什麼?雖然佔有率不高,但對他們的衝擊不是一般的大,搞得他們都急眼了。同時,一些傳統車企也開啟了用腳投票的模式。譬如跨國巨頭大眾汽車最近就豪擲 50 億入股小鵬,要基於小鵬的 G9 的平台,共同開發 2 款新的電動車型。

豐田也不甘示弱,2023 年 8 月,位於江蘇常熟的「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居然直接更名為「豐田智慧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可見其緊迫性。

此外,諸如賓士、寶馬、奧迪這些品牌,也開啟了電動化轉型。整個歐美的市場已經變成了,雖然燃油車仍舊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但涉及燃油車新技術開發和融資的項目,基本很難進行。

說白了就是,燃油車相關的零件製造商,如今在國外的資本市場根本沒辦法融資,銀行看都不看一樣。要是提出的方案涉及油嘴、缸蓋、油泵…這些燃油項目,風險投資都不願意搭理。

因此,根本無法說明電動汽車是「偽需求」。只能說,國外的市場比較穩定,暫時還沒發展到中國這一步。總而言之就是,為什麼電動汽車只在中國很火,國外不火?

並不是因為這東西,基本在靠政策的推動,屬於「偽需求」。而是,因為國情的不同,國外發展的更加滯後,再等 5-10 年來看,肯定是不一樣的情況下。目前這些跨國巨頭的反應,以及歐盟對中國的調查,已經說明了這點。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tech/2888.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5日 上午9:02
下一篇 2024年1月18日 下午1: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