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達文西:讀懂孩子的困難,讀懂孩子的天賦

在這裡,我想要先邀請你看完這一部電影的解說,這是一個天才的孩子,卻由於讀寫障礙的困擾,在學校裡漸漸的失去光彩,直到他遇到一個好的老師,不僅讀懂了他的困難,還讀懂了他的天賦,才讓孩子恢復了生命力和活力。這樣的故事,出現在很多孩子的身上,包括在門診裡遇到的過動症的孩子們。

守護達文西:讀懂孩子的困難,讀懂孩子的天賦

在注意力門診

從 2020 年開始,我一直在門診裡跟診和觀察,門診裡主要是兩類的孩子,一類是情緒發燒的,表現為不想上學、自殺、自傷、情緒容易煩躁、激動或者毫無生命力;還有一類孩子,則比較歡快,一般來門診的都是小學生,充滿了活力,對答如流,鬼靈精怪,但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容易丟三落四。

他們有哪些表現呢?大家來聽一聽:

1、上課的時候容易神遊;

2、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投入進去就出不來,欲罷不能,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特別容易分心走神;

3、書包容易亂亂的,東西容易丟三落四;

4、上課愛做小動作,比如聽課的時候,總要手上玩個橡皮、畫個畫;

5、喜歡按照自己的一套來,比較固執。

尤其是對其中第 2 條,我認為真正的天才就是要沉迷於自己喜歡的事情裡,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不願意投入,這不是很正常嗎?那你說他這樣不正常,是以什麼為標準呢?

對待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孩子,他是帶著強烈的悲憫之心的,我和他深入交談過,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他有一段時間的工作是和感化院交流較多,他發現感化院裡很多犯了罪的青少年,小學的時期都有注意力缺陷的表現。由於他們在小學時候沒有被發現,他們其實是受到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干擾,才導致了看起來不認真聽課,神遊,成績不夠好等,但是家長們不懂,老師們也不懂這個,於是就是訓斥、誤解、孩子們被邊緣化,以及孩子們對自己的誤解也越來越深,導致這些孩子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第二個是他在治療中發現,很多孩子經過治療以後,成績大幅度提升,行為和情緒也好了很多,家長們了解了孩子們不是故意的,而是 ADHD 以後,也對孩子溫柔和寬容了很多。醫生經常和家長說,就像是孩子「近視」了,看不清楚,你老罵他,他不僅還是看不清楚,還會開始責怪自己,但是只要你配上眼鏡,他能看清楚了,他的學習自然就上來了。這不是他故意的。

基於我在門診的觀察,這一部分我是比較贊同他的觀察和理解的。確實,很多孩子們經過藥物、腦功能物理治療以後,情緒、注意力等都會好很多,親子關係,在學校的境遇也都會得到改善,這部分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按照「適應環境」的角度來看,我們幫助孩子補足「不足」的部分,讓孩子得以更好的適應環境,這個確實是功德一件。

守護達文西:讀懂孩子的困難,讀懂孩子的天賦

跳出標準,看見你的孩子

確實治療可以讓這群所謂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孩子更好的適應學校的環境。但問題來了!我們一定要讓孩子「適應這個環境嗎」。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提問,我們剛提出這個疑問的時候,很多人會說,不然呢?不然還能怎樣?不去上學嗎?

我認為,每一個孩子來到門診,除了檢查孩子是否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以外,更重要的是去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的天賦、興趣是什麼,而不是以適應學校為目的。我們經常在門診結束以後和家長談一個話題:你覺得你的孩子的優點是什麼?

很多家長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的臉上會帶著苦笑,然後說:「我覺得他好像沒有什麼優點。」

我們再繼續問,那孩子有什麼欲罷不能的愛好沒有?家長會說:那有的,非常喜歡樂高……非常喜歡運動。

這些孩子經常是對某些單科科目非常非常沉迷和感興趣,但是對其他則不那麼感興趣。但是由於學校的要求是全面發展,那麼這些」單科「就不足以讓家長驕傲了。尤其是這些單科,還不是數學、英語、科學、語文的其中一項,他們很多是繪畫、樂高、運動、編程之類的一項。

這些孩子在學校裡已經被貼上了」差生「的標籤,如果來到我們門診,仍然是給一個」ADHD「的診斷,然後去治療,那麼這樣的門診我寧可不開。他們來了,我們一定要讓他們的家長知道,他們的孩子為何而生,他們有自己的使命、特點,欲罷不能的愛好,我們要讓家長看見這個孩子本身,而不是這個孩子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

醫生當然是非常愛這些孩子的,所以他也贊同我們的說法,在門診做完診斷、講解和治療方案以後,他都允許我們把家長帶出去聊,幫助家長重新去認識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標準下的孩子。

我們會和家長說,你的孩子本身沒有問題,他有自己的特點,如果他還需要去適應這個學校的環境,我們可以給他做一些治療,來幫助他適應,但是你要知道的是,你的孩子不適應學校環境,不代表孩子有問題,換一個環境就好了。

每一回和家長們出去談,我都可以看到家長們深深的被懂得了。他們在學校裡,已經要遭受很多的壓力和異樣的眼光了,他們真的很需要有人告訴他們,你的孩子生下來,是有他的使命和其他人完成不了,只能由他來完成的事情的。

家長們在學校的標準和他人的眼光中迷失了,而我們需要幫助家長們從標準裡跳出來,重新把目光回到孩子的身上,去看到他的執迷的熱愛和欲罷不能的投入,還有這群孩子共有的強烈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孩子們也許沒有問題,他們只是特點,但是在這個要求張飛繡花,要求人人成為諸葛亮的年代,他們才出現了不適應。這個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守護達文西:讀懂孩子的困難,讀懂孩子的天賦

情緒干擾

我們發現,這些孩子他們不只是生理原因:大腦額葉興奮度或者發育程度,他們很多是受到家庭情緒養育的影響的。他們背後或許有一對常年吵架意見不和的父母,或許有一個或者一對不知道如何養育孩子的父母。

比如我們腦功能中心的同事會回饋說,這個孩子每次來,爸爸就會往旁邊一坐,掏出手機開始玩手機。孩子如果不配合治療,爸爸就會眼神一瞪,別說孩子了,爸爸那個眼神我們都覺得非常的害怕。後來,我們的諮商師和爸爸深入的聊,問及爸爸的成長環境,爸爸說自己的父親對孩子是非常冷漠的,他很害怕自己的父親,只要一看到父親瞪眼,小時候的他就會非常害怕。爸爸從小就很乖,不敢反抗父親。現在孩子的一些表現,他認為孩子就是行為的問題,是需要管教和約束的,孩子也很怕他。

我當時有一個大膽的猜測,那些在學校裡表現的行為讓人非常難受、捉弄別人、情緒嚴重失控的孩子,不是單純因為他的特點是這樣的,而是背後一定有家庭的情緒養育的問題。目前,我們通過在戶外營、腦功能中心的大量觀察,基本上可以確認這一點。

比如,在我們的戶外情緒營裡,有一個孩子看起來非常的可愛、天真,但是他經常會表現出來一種破壞性。比如大家剛搭建好的東西,他過來一腳踹飛了,或者他玩遊戲的時候,會狠狠的砸手裡的器材。我問媽媽,為什麼孩子有一種「置之死地的狠勁」,媽媽說,爸爸小時候打他的時候就是非常失控、置之死地的那種,就好像恨不得沒有生過這個兒子。

還有昨天的戶外情緒營裡,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打起來,後來男老師們把兩個孩子分別抱開,抱開以後,這個孩子就在附近走,家長們正好在進行最後一個環境,集中復盤。孩子就從旁邊走過,惡狠狠的冷漠的看著我們,然後走到旁邊拿起了一根粗壯的樹枝。

我看到孩子那個眼神的時候,我體會了一下,我問媽媽:「我怎麼覺得孩子不像是要攻擊我們,更像是一種自我保護?他小時候有被同學欺負過嗎?」

媽媽說:「他很小的時候是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我們都沒有自己帶。後來三歲才接回來我們自己帶,但是爸爸和我都會打他,他不聽我的,我就直接一巴掌甩他臉上,爸爸也是會拚了命打的。後來再大一些,我們又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寄宿。孩子後來有問我們:為什麼你們總是把我送來送去,而不是自己養呢?」

有時候小學裡的老師覺得「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孩子在學校裡很有破壞性,人際也不好,很難管理,非常消耗老師,但是我們目前觀察下來,他們往往是合併了家庭養育中的一些問題需要改善的。

守護達文西:讀懂孩子的困難,讀懂孩子的天賦

當這些孩子來到戶外

鳥,如果一直在跑道上跑,和豹子、狼比賽跑,他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懷疑自己。大鵬,我們要讓他有天空展翅。

這也是「大鵬社群」這個名字的由來。我們經常要和家長們去講,你的孩子也許在這條賽道跑不過豹子,但是他有翅膀。

第一次的過動症親子營,我們是在恬真堂二樓的多功能廳做的,雖然也是運動類型的,但是在半小時之後我收到同事的通知,多功能廳的講台被孩子們拆掉了,再也回不來了。然後也有一個孩子暴走,文殊跟著他樓上樓下的追,我們的青少年志願者,還是脾氣非常好的那種,回來以後和我們說,我好想把他們過肩摔。

但是,它是戶外營,第一次安排在室內只是想要做一個開始。第二次,他就到戶外去了,一開始的時候是在白鷺洲公園,後來場地到了七都島、大羅山、濕地公園。

果然不出我們所料,錯的不是孩子們,而是環境。

這些孩子強烈的好奇心,他們超強的運動能力,他們爬樹的時候都是猴王,他們探索的時候都是強將,他們中很多人有非常廣博的知識涉獵。平時你帶一個過動症孩子都覺得很累,但是我們帶十幾個,覺得充滿了生命力。

我後來和家長們開玩笑說,你把哈士奇放在房間裡才會拆家,你放到雪地裡,他就是雪原之王;你把邊境牧羊犬放在家裡,他會拆家,但是你把它們放在草原裡,他們牧羊中展現出的運動能力和超強的問題解決能力,會讓你驚嘆「狗是狗,邊牧是邊牧」。

我們不得不感嘆,多少孩子被放錯了地方,這些將軍、這些運動員、這些天才的好奇者,在課堂上被框死、在標準裡被碾壓。

現在的戶外情緒營,都是由父母和孩子親子一起參加,家長們和孩子們一同玩耍,並且家長們會去做練習–觀察孩子、觀察自己的情緒、觀察自己的評價,然後在結束的最後半小時裡,家長們會坐在一起復盤。

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屬於他自己的遊戲。有一次,集體活動中,一個孩子趴在草地上完全沒有參與活動。我們問他媽媽,他在幹嘛?媽媽說:我家兒子迷昆蟲,只要有草地的地方,他就這個樣子。於是,老師們在第二週開場的第一個遊戲,就是集體找昆蟲。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要被看見,都能成為主角。

我們設計的遊戲,希望更多的是幫助孩子們去完成協作,而不是競爭;更加注重的是操作而不是理論;當孩子們發生衝突的時候,去看見他們背後的情緒和努力,並且給與框架的安全保護。圖中看到的是孩子們在製作捕魚器和投石器。

另一個,就是幫助孩子們去接觸不同類型的運動,飛盤、拳擊、爬山、爬樹,孩子們在各式各樣的運動中,把身體和精神整合起來。其實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孩子,一部分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感知不敏感,是和身體的整合有關係。通過運動、以及爬山、爬樹,幫助孩子們把身體和精神進行整合,讓孩子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

這個控制,不是頭腦的控制,而是真正的把身體用起來以後,對身體的掌控的能力。

所以,目前孩子們有一些可以參加週六的小學生的情緒戶外營,有一些也可以參加華德福社群的仲望老師的爬山營,這些都會有助於孩子。

針對過動症的孩子,不是讓他們學會不動,而是要讓他們「多動」,鼓勵他們「動」,讓孩子動起來,把身體用起來,孩子們自然會完成這些整合的任務。

我好奇的是學校老師在分數考核下能怎麼做讓邊牧是邊牧,哈士奇是哈士奇?很多人是沒有辦法選擇大環境的,那麼,學校老師是這個大環境中很重要的一環。老師,該怎麼保護、引導和啟迪好學生的同時,也能在體制考核下安身立命下去?來自體制內部,「長久」持續的變革力量,這樣的力量不是更大嗎?如何培訓和引導體制內學校老師改變?大環境的力量太大了,大多數家庭參加工作坊之後還得回到學校。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不認為政府、學校、體制內、體制外這些就是一個整體,他們也是由人組成的。這些年,我們不斷的給老師們在做培訓,見到的校長、老師都不一樣。

有一部分的校長、老師非常想要為孩子們做一些事情,他們會去學習、去交流。孩子們在哪裡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老師是什麼樣的人,不管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有很多很多真正愛孩子的人,他們的身份或許是老師,是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是家長。

所以,我們要點亮的,或者共鳴的是其中的這一部分的人。

但是在我們的普及工作中,也接觸到很多老師,眼裡沒有光,對工作絲毫沒有熱情,他們自身是缺乏活力和魅力的。更有一小部分的老師,尤其是小學老師,病的是真重,非常的操控、焦慮,他們自己家裡的孩子也很容易出現問題。

所以,要解決目前大環境的問題,首先要拋棄大環境這個概念,而去看不同的成熟度的人。他們雖然因為職業不同被分類,但是其實主要是看這個人的情緒成熟度,他們是否活出了自己。

一定是一部分人先動起來,讓大家看到我們已經做出來的事。你說理論,喊口號,都不如我們真的做出來一個環境讓大家看到,大家才會相信這是真的,而不是理想化的夢想而已。

守護達文西:讀懂孩子的困難,讀懂孩子的天賦

我相信,每一個人內心深層的渴望是一樣的,但是一部分人先動起來,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在體制外。

第一,孩子們需要多樣化的評價體系。比如,我女兒一開始在一個私立學校裡,學校辦了一個畫展,結果都是「家長代筆」的,校長也承認。我女兒感到很失落,但是她從一年級開始就有自己的心理諮商師王茜老師,也有自己的繪畫學校的老師,王娜老師。王茜和王娜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所以,她會看到,王茜、王娜老師不是這樣評價的,她看到的是不同的評價體系,這樣她就不會只是懷疑自己。她會說,我們學校的美術老師,她的評價方式和王娜老師的很不一樣,王娜老師會看到每個孩子的作品不一樣,也會指出我們改進的地方,但是我們學校的美術老師則會給我們打分,評價誰比誰畫的更好,王娜老師是不會這沒走的。

第二,注意力多動的這群孩子,確實是有自己的一些特點的。比如他們特別固執,要按照自己的來,只願意學自己想學的,而且學習方式常常是沉浸式的學習,而不是被切成一段一段。但是我們很多孩子還是有能力在學校裡學習,家長和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學習特點,也會尊重自己的學習特點,不會否認、打擊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也願意花一部分精力去適應環境。相當於,我知道我很好,但是我也願意做一些事情去適應你們,這個和我是錯的,我適應不了環境是我的問題,這對孩子的身心影響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學校強調知識、競爭和頭腦,那麼在週末的時間,我們則希望孩子們更多的體驗、動手、協作和身體和運動的發展,這樣可以和學校的部分進行平衡和補充。

第四,為什麼我們非常強調親子,因為我們發現,只有家長學會去觀察孩子、觀察自己的評價和情緒,才能更好的幫助家長從焦慮和情緒中解脫出來,看見孩子。

我相信不少老師是有共鳴想改變,但是在有分數考核的現實枷鎖下,要變可變的空間太少。這個問題,我認為也就是這幾年家長和老師們還會思考的問題,過幾年就不用考慮了。

隨著學歷的繼續貶值,學校教育作為「就業跳板」的功能的部分,正在逐漸減弱。所以,這個問題,老師們是否需要思考,也許時代會幫老師們解決問題。老師想要的不是脫離和孤立,以及被異樣和否定批判的眼光來對待,老師也需要也需要探尋共變的可能。被拋棄被忽略被否定的,將來誰想去做老師?

老師如果是把孩子變成標準化的機器,自己也變成被馴化的機器,那自然這些老師是需要重新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工作的。時代,會淘汰一批變成機器的人,但是也許也給了這批人重新思考和活過的機會。我認為真正看見人的醫生、老師和心理諮商師,是不會被淘汰,是不會失業的。

從上而下的教育改革,不可能這麼容易的。如果你希望的是,國家層面去思考和動起來,那麼要考慮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是否已經富裕到去完成整體的改革了,以及中國人的心智發展和情緒成熟水平,是否能夠在人才方面勝任整體的改革。這些很多是發展中的問題。因此,一部分有能力,有條件的人先動起來,可以帶動社會的變化。老師中,很大一部分人,也在動起來了,不管是在體制內還是在體制外,我這些年接觸下來還是很多的。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baby/3952.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2月2日 下午4:26
下一篇 2024年2月18日 下午4: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