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對中國茶葉的絕地反超

近代日本對中國茶葉的絕地反超

公元 19-20 世紀之交,中日雙方幾乎平行踏上洋務改革的強國之路。彼此間既有惺惺相惜的合作意願,又經常會為利益瓜葛而相互傾軋。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後者竟用更短時間取得階段性反超,甚至在看似完全弱勢的茶葉貿易領域實現逆襲。

早在隋唐時期,茶樹種植由四川和雲貴高原走向外界,漸漸在南方各省扎穩腳跟。許多達官貴人紛紛食用茶葉製品,催出生陸羽的《茶經》,並為日後的茶飲文化打下堅實基礎。

隨後,不斷發展的國內外貿易逐步將茶葉推向世界。譬如以乳製品和肉類為主食的遊牧族群,就熱衷於將茶葉用於維他命補充。這一影響在當時尚不顯著,容易埋沒在絲綢、葡萄酒、唐三彩、烏茲鋼和毛皮等琳琅滿目商品內。這既是因為唐朝的茶葉種植剛剛起步,遠不具備後世那種巨大產能優勢。其次則是受眾較為有限,除國內的高級士大夫外,也不過是少數鄰國貴胄在瘋狂追捧。加之茶樹並不適於很多北方省份種植,也就容易被胡風盛行的邊地世家們所忽略。

直至北宋王朝完成局部統一,茶葉出口才成為極其重要的創匯和外交手段。首先就是因為五代時期,南方多國紛紛嘗試對外推銷,進而發展出早期市場。例如四川的前蜀/後蜀政權,非常樂於將相關產出送往青海、大理等地,東南的吳越則走海路將茶葉送往遼國。即便是被完全隔絕在內的馬楚、南唐等實力,亦有定期向中原王朝納貢習慣,從而確保茶飲供應不被中斷。於是,最初的茶馬古道便在北宋時期成型。不少商販在朝廷組織下,將茶葉運到邊區交換馬匹支援軍需。到南宋與金國對峙階段,該貿易線路的重要性繼續水漲船高,幾乎成為南方騎兵唯一的坐騎引進渠道。直至明朝時期的官方強勢介入,茶馬古道才險些因不合理定價而瀕臨倒閉。

與此同時,茶葉種植也在東面的日本迅速壯大。公元 8 世紀,一批光榮返鄉的遣唐使將相關文化帶回東瀛。其後,還有傳道佛法的僧侶,以及其他外交人員,都陸續將不同茶種帶回列島播種。而且和西北商道另一頭的牧區不同,早期日本的茶葉種植幾乎能做到與中土同步。當蠻族首領熱衷於收集發酵後的普洱茶磚,遠方的天皇、將軍和御家人們都已直接飲用新鮮綠茶。

當然,造成該區別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運輸保存難題。由於茶葉很容易受潮、發霉,經常會在漫長的商路中變質。故而通過發酵、曬乾、緊壓和烘製等步驟,製成今人都很熟悉、甚至鬧出過金融暴雷事件的磚茶。日本卻受惠於氣候優勢,幾乎從一開始就走上自我培植道路。所以沒必要接納口味完全不同的磚茶,乃至長期斷絕同中原聯繫也不必擔心斷供。公元 12 世紀,日本人榮西氏寫成《吃茶養生記》一書,算是徹底奠定茶葉在日本的文化地位。

近代日本對中國茶葉的絕地反超

另一方面,早就接納磚茶口感的蒙古人在歐亞大陸上瘋狂擴張。僅僅幾代人時間,他們便將飲茶習慣由遠東帶至中亞的阿富汗、波斯等地,進而影響到土耳其、喬治亞和俄羅斯。由於嫌依賴進口太貴,上述地區的貴族集團曾多次嘗試引進茶樹栽種。奈何其地氣候與中國南方差異明顯,根本不能像日本那樣從容複製。即便有小塊種植園實驗成功,依然要繼續輸入茶磚滿足消費所需。

公元 16 世紀,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讓大批西方人得以順利抵達東方。由於從未有過飲茶習慣,他們幾乎將前期的大部分經歷用於弄香料、絲綢和貴金屬等硬通貨。直至荷蘭人成立東印度公司,才在 1610 年嘗試將第一次茶葉運歐洲。由於對這種神秘的植物缺乏了解,一度將其視為某種名貴藥材出售,後來才嘗試其他加工手段。甚至還鬧出過偽科學流言,認為直接泡水是有害健康的服毒藥行為。

即便如此,數量稀少的茶葉還是在歐洲豎立起昂貴標籤。在東印度公司同時接觸中日的 1684 年,享有關稅全免政策的茶葉售價仍舊高達每磅 80 荷蘭盾。通常是由廣州、長崎兩口岸商船,再運抵南洋群島上的萬丹,繼而沿著馬六甲、錫蘭和好望角航線返回歐陸。受其影響,法國人在 1638 年引進了茶葉,英國人到 1645 年也開始喝茶,而德國人則要再等 5 年才逐步了解。當然,他們都沒有將這種昂貴的東方植物,同俄羅斯人的磚茶聯繫起來。

到了 1694 年,茶葉終於在東印度公司的努力運作下,進化為風靡歐洲的緊俏商品。首先是一篇著名的《茶、咖啡和巧克力》的學術論文,大力鼓吹飲茶有延年益壽、提神醒腦等好處,徹底打消各國對茶葉的最後一絲顧慮。接著,茶葉迅速在貴族扎堆的上流社會流行起來,催生出不少宅院府邸內的飲茶室。最後,作為金融和商業中心的阿姆斯特丹適時跟進,開設專門的拍賣市場搞期貨投資。這番操作不僅能讓原產國驚掉下巴,更是引來其他競爭者的瘋狂擠壓。

此時,投資開辦東印度公司的歐洲大國,還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國、英格蘭和丹麥等一眾新老勢力。他們或是擁有直通中國的進貨渠道,或是有相當發達的歐陸傾銷網路,因而很樂意從荷蘭奸商手中分一杯羹。比如葡萄牙人就期望通過澳門租借地收購茶葉,馬尼拉的西班牙人則屢屢造訪廈門進貨。至於丹麥人則索性與荷蘭合作,充當他們在幫個歐洲市場的分銷伙伴。唯有英法兩國比較吃虧,必須在多方擠壓下出更高價競拍,以至於到本國的內部市場都缺乏競爭力。最後,大家都爭相祭出反傾銷法律或進口禁令,才勉勉強強獲得少許抵抗成績。

諷刺的是,作為茶葉最大生產國的清朝,對這場由茶葉引起的商業戰爭是毫無察覺。由於王朝本根位於北方,他們對南方沿海地區的外貿總是自帶懷疑視角。同時,又允許山西等地的內陸商販到茶葉產區低價採購,再製成茶磚銷往俄羅斯、中亞等地。至於沿海口岸的供應量偏少問題,則完全被不斷攀升的收入掩蓋。比如在 18 世紀,崛起的英國人每年要花費 80.6 萬兩白銀買茶。這個數字到 19 世紀前期又飆高到每年 561.7 萬兩!他們雖能將荷蘭宿敵擊敗,卻無力應付成本難題。因為只要不大量掃貨,那麼多出來的部分就會迅速被其他歐洲商人消化。

近代日本對中國茶葉的絕地反超

對此,清朝方面始終後知後覺,根本不準備提高部分產量來滿足市場。僅僅是基於物以稀為貴的原始嗅覺,以及自古以來朝南坐的本能,看著一種洋夷在自己面前你爭我奪。反正東西基本在自己手裡,你們不買外面還有的是人來買!

公元 1842 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隨《南京條約》簽訂而落下帷幕。滿清的天朝上國形象出現嚴重裂痕,卻意外受惠於五口通商的貿易增漲而脫貧致富。但對於獲得更多貿易機會的西洋商人而言,他們的採購環境並未獲得多少實質改善。

當時,僅英國每年向清朝購買茶葉的費用就有白銀 3000 萬兩。其次,則是美國、法國、俄羅斯等西方飲茶大國的進貨款項,交易場所也由廣州一地擴散至廈門等南方港口。結果,本土茶商的產量難以跟進,逼的各國東印度公司紛紛搞錯位競爭。例如紅茶主要由財大氣粗的英國拍走,其他國家只能向他們二次到手,或是老老實實的去買綠茶、岩茶充數。後來連英國都嫌貨源太少,開始引進茶樹到印度阿薩姆邦栽培。

在此背景下,稍晚開放的日本開始引起歐美各界的廣泛關注。公元 1853 年,已然是綠茶消費大戶的美國派出佩里准將巡航亞洲,用殺氣騰騰的黑船逼幕府放棄鎖國體制。隨後,英法俄三強迅速跟進,並迅速意識到這片世外桃源的可塑性。由於歷史原因,當地有許多類似中國的物產,包括生絲、瓷器,以及最為關鍵的茶葉。雖然有排外沖突、倒幕風波和西南戰爭影響,但持續都比較短,很快就由明治維新走上正軌。

相比之下,清朝在歐美買家眼裡的問題就越來越嚴重。先是持續十多年的太平天國戰爭,幾乎把南方各富庶區域都破壞殆盡。其次,還有非常惡劣的營商環境與商業文化。由於意識到茶葉的巨大價值,朝廷不斷對其課重稅,進而逼的本土商販靠坑蒙拐騙、內卷競爭等手法降低成本。因而經常被人發現有以次充好、偷斤少兩問題,且根本不覺得有任何改良必要。

到 19 世紀後期,印度阿薩姆的茶樹移植實驗成功,並依託資本注入、科學管理、工業化生產分銷等手段迅速膨脹。不久,氣候更為宜人的斯里蘭卡也依葫蘆畫瓢得手,成為與阿薩姆馳名的世界級紅茶產區。至此,英國人便不再執著於從廣州大量掃貨,甚至是直接將清朝競品趕出歐美市場。不少奸商察覺出氛圍變化,只能把清朝產茶葉貼上印度外包裝銷售,從而加速了中國茶葉的口碑崩塌。

另一方面,明治時代的日本正積極投身於綠茶種植業,意圖將清朝競品趕出美國市場。不僅對茶葉質量做嚴格控制,還效仿英國搞新興工業化生產線,確保產量、產效可以跟上與日俱增的市場需要。甚至多次派考察圖趕赴西方調查,以便了解什麼口味的茶葉更容易受當地人青睞。一來二去之下,那些原本要到廣州、廈門買綠茶的歐美國家,也紛紛將訂單轉移至東瀛。

最終,日本綠茶霸占體量碩大的美國市場,直至 1941 年底才被太平洋戰爭叫停。清朝茶葉則被日本綠茶和英國紅朝聯手壓制,從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的寶座上跌落。由此產生的巨大損失,不但體現於甲午戰爭和庚子國難,還被直接延續到了民國時期。某些深層次要素甚至留存至今。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history/5850.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3月21日 上午11:53
下一篇 2024年3月25日 上午10: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