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自古人臣天花板,教科書級別的為官之道。

海瑞:自古人臣天花板,教科書級別的為官之道。

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海瑞參加鄉試,得中舉人,這一年他三十五歲,不過此後連考三次都未考中進士,到了四十六歲這一年,海瑞徹底放棄了科舉,以舉人的身份前往福建南平擔任教諭。如果沒有意外,海瑞的官場生涯就到頭了,畢竟明朝中後期,舉人雖有功名,但地位遠不如進士,非三甲、不入翰林,一輩子都不一定混上個知縣,而且知縣就是舉人的天花板。但海瑞創造了一個奇蹟,擔任教諭不過四年,就擔任淳安縣知縣,擔任知縣沒兩年又進入京城擔任戶部雲南司主事,可以說海瑞僅靠十年,就從偏遠的不入流的儒學教諭一躍升為正六品戶部雲南司主事。

不得不說,海瑞真的是一個做官的人才,那海瑞靠什麼才能如此官運亨通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超強的個人能力和如同完人一樣的道德行為。雖然海瑞不巴結上司,也不賄賂上級,甚至都不給上級好臉色看,但他知道做官是為了百姓,而不是為了給上司看的,因而只要做好自己本份就行,沒必要和上司們牽牽扯扯不清,大家是同僚,並非家人。

只是不入流的教諭,只能掌管教育,但海瑞卻靠著出色的才能讓當地教育煥然一新。剛擔任教諭,海瑞就為當地學子們制定了嚴格的考核制度,蕩滌了蕩滌學子散漫的學風,重振了南平的學風,也讓南平在隨後的科考高中考出了遠超以往的成績,更讓海瑞在隨後的考評中得到了不錯的評價,得以升任為淳安縣知縣。

知縣算是一方父母官了,到了這裡,海瑞終於可以施展一下自己的才華了。首先就是百姓最為重要的土地問題,明朝中後期,土地兼併日益嚴重,為了逃避賦稅,很多人選擇投獻,這投獻多了,問題也就多了,比如賦稅減少,比如地主惡霸強取豪奪等等。海瑞一來就重新丈量土地,設定稅賦,甚至為了保證可以順利推行,海瑞還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考核制度,並且以嚴苛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讓下面的官員無話可說,只能按照海瑞制定的考核辦事。

至於為民申冤,公正辦案這些事情,海瑞也是成績斐然。對於地方百姓來說,海瑞是難得的父母官,但對於當地官員和有錢人劣紳來說,彷彿被如來佛壓制的猴子一般,無法動彈。想要找海瑞黑點,但海瑞如完人一樣,上下找不出哪怕一絲絲的黑點。因為海瑞在道德和生活上,完全按照儒家至高道德來做,自己每天過著清貧的生活,對家人也是各種約束,甚至拿著微薄的俸祿救濟窮困百姓,這樣一來,別人想挑他的黑點也挑不出來,海瑞完全立於不敗之地。

海瑞一不貪腐,二不違法亂紀,就連御史來了都沒轍,沒辦法了,這樣清廉正直又有能力的官員,淳安縣的有錢人劣紳們打不過還躲不起嗎,幾番商量下,他們打算一起出錢,上下打點,將海瑞送走。花錢讓父母官升官,也是開天闢地頭一遭了。

一開始,朝廷打算任命海瑞為嘉興府的通判,這可是五品的官員了,但嘉興有錢人劣紳一聽,來了這麼厲害的官員可不行,又有人開始出錢出力,上下打點,只要不在嘉興府為官,去哪裡都行。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十二月,海瑞平調擔任興國縣知縣,對於海瑞來說,在哪裡做官都一樣,帶著行李上任去了。此前海瑞的名聲都在浙江一帶,江西人還未聽說過海瑞的大名,自然沒有體會到海瑞的鐵面無私。

海瑞:自古人臣天花板,教科書級別的為官之道。

剛到興國縣,海瑞就來了一個了《興國八議》,打算從八個方面解決興國縣長期存在的弊端,自然引起當地有錢人劣紳的不滿。他們打算用慣用的手段抵制,但沒想到都被海瑞輕輕鬆鬆化解,這下子當地有錢人劣紳傻眼了,紛紛打聽海瑞到底是誰,怎麼這麼厲害,這麼一打聽,就知道海瑞曾經在淳安也是這麼做的。這下子他們徹底服氣了,抵抗又抵抗不動,乾脆學淳安人送走這尊大神吧。就這樣,在興國縣擔任知縣不到兩年,海瑞就再次升遷,這次升遷到了京城。

嘉靖四十三年(1564 年)十月,海瑞升任正六品的戶部雲南司主事,完成了從地方小官到京官的華麗轉變。到了這裡,海瑞終於可以施展自己的拳腳了,終於可以針砭時弊了。當然海瑞也不是無腦上奏疏的,畢竟嘉靖時期,因大禮議之爭,諫臣和嘉靖的關係異常的緊張,對於勸諫和批評自己的官員,嘉靖都是直接廷杖,這些讀書人出身的官員哪裡經得起廷杖,很多人都當場被杖死,即便不死也掉了一層皮。

如果能掉層皮能讓嘉靖聽進去或者改變也好,但廷杖後,嘉靖我行我素,官員白白丟了性命,卻一點水花都沒有。對於海瑞來說,要來就來個大的,還要驚天動地的那種。從擔任教諭開始,海瑞就有個習慣,就是朝廷每次發出的邸報他都會認真看,認真分析。雖然經過層層傳達,早已注水嚴重,但該有的資訊還在的,海瑞就是靠超強的分析能力,從繁雜的邸報中分析出了朝廷最近的動態以及朝廷內部的鬥爭,然後思考如何以此為切入點。

只不過當時海瑞人輕言微,奏疏是傳遞不到上面去的。到了京城之後,海瑞也繼續研究邸報,除此之外,還將大明官制、儒家禮法研究透透的,這些拿捏住了,就可以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海瑞批判別人有個習慣,就是喜歡利用《禮記》,每次批評必拿《禮記》作為自己批評他人的利器,你們不是儒生出身嗎?我就和你們講儒家經典,內容也不超越儒家經典,尤其是禮記的框架,讓這些視孔聖人為天的官員們絲毫找不到反駁的地方。經過精心準備後,海瑞準備上書了。

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二月一日,海瑞先從棺材鋪裡買好棺材,然後上了震驚大明官場的《治安疏》。為何說震驚大明官場呢?因為《治安疏》明著批評嘉靖,實際上將大明官員統統罵了一遍。從宋朝開始,儒家開始給底層百姓有意塑造一個形象,即皇帝是好的,壞的都是一幫大臣,百姓過的不好是奸臣的原因,只要除掉奸臣,天下就太平了。

比如《水滸傳》裡的口號就是「只反貪官,不反皇帝」。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將問題歸咎於個人,而不會懷疑是封建帝制的問題,而儒家又和帝制深度綁定,靠著三綱五常表面維護了帝制,但何嘗又不是維護這些士大夫的利益呢?就這樣,百姓眼裡皇帝都是神聖的,錯誤都是一幫奸臣蠱惑的,但一封《治安疏》卻讓天下人知道,天下禍亂的根源居然是皇帝,一下子扯碎了儒家編織的美夢。

海瑞:自古人臣天花板,教科書級別的為官之道。

雖然嘉靖暴怒,想要處死海瑞,但現在最想讓海瑞死的反而是袞袞諸公。為《治安疏》明著批評嘉靖,實際上將大明官員統統罵了一遍。畢竟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不能說出來,雖然大家知道嘉靖昏庸,但不能瞎嚷嚷,再說三綱五常裡,君是第一的,君父是可以隨意批判的嗎?子不言父之,現在兒子居然罵父親,這不是打臉儒家倫理體系嗎?完全是砸了大家的飯碗。

但海瑞又不能殺,畢竟海瑞說的也沒錯,況且海瑞對儒家經典研究透徹,奏疏每個字都字斟句酌的,明眼人一看就是批評人,但就是挑不出毛病來,完全都在大明既有的官場規則和禮法之內,不該踩的紅線是一條也不踩。

殺了海瑞,就坐實了海瑞說的的確沒錯,不僅不能殺,還要保全他的性命!海瑞你想當比干是不是?但嘉靖不想當紂王,就是不殺你,關進大牢再說,然後讓朝臣給他扣帽子,最先扣上的就是大不敬。畢竟嘉靖如果真的是紂王,那袞袞諸公豈不是九尾狐嗎?哪怕不是九尾狐,也逃不過奸臣的帽子,這口鍋,大家都不想背,史書上也不能留下在自己汙濁的名字。

《治安疏》罵的不僅僅是嘉靖,更是指著嘉靖身邊的官員一起罵,罵他們是奸臣。所以哪怕官員恨死海瑞,也要拚命護著海瑞,即便嘉靖控制不住情緒,他們也要攔著,比如徐階和刑部尚書黃光升等人,死命拖著,就是不讓嘉靖殺了海瑞。

海瑞玩的純粹是陽謀,也讓自己活成了楷模,而且死後不管這些大臣看他有多不爽,都要鼓勵學習他。大明官場真的不喜歡活著的海瑞,只是因為一些原因,又把他放出來了,比如隆慶初期的徐階和高拱的鬥爭。高拱為了扳倒徐階,讓海瑞擔任正四品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糧儲提督軍務巡撫應天十府的官職,就是讓海瑞這種剛正不阿的人去查徐家侵占的田地,搞臭徐階,活生生搞死徐階的半條命。

而徐家完蛋後,高拱立即罷了海瑞的官,畢竟他真的不喜歡海瑞,大明官場需要海瑞,但需要的是死了的海瑞,而不是活著的。高拱不喜歡海瑞,張居正也不喜歡,掌管內閣的十年裡,張居正徹底讓海瑞坐了十年的冷板凳,直到張居正去世後才被提拔,最終擔任正二品的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從教諭到知縣,從知縣到戶部主事,在到兵部主事、通政司,海瑞這些年,橫跨教育、錢糧、刑名、律法甚至兵部,橫跨多個部門,但每一項都坐的極為出色,而且每次都能精準把握關鍵點,手段狠辣,不留餘地,更不拖泥帶水,手段相當高。

只是入仕太晚,46 歲才做官,否則他的成就絕不是這一點點。這麼一看,海瑞真的是人臣的天花板,這種基層出身,不靠背景,不靠官場陋習,不靠迎來送往,全靠自己能力上位的,明清幾百年來只有兩位,一位是海瑞,另一位就是左宗棠。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history/6140.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4月8日 下午12:27
下一篇 2024年4月9日 下午1: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