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很多父母總以為孩子長大了才需要「獨立」。實際上從孩子有了自我意識開始,父母一方面要繼續和孩子建立足夠親密的心理連結,一方面就要逐步地放手。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從兩到三歲開始就有強烈的「我要自己做」的欲望,走路還晃蕩的小小年紀,「不不不」卻說得鏗鏘有力,異常堅決。如果語言不夠壓制大人,還可以哼哼唧唧哭哭啼啼,大鬧一場。 這時候他們會逐漸完成與父母的「心理分離」。

常說的「可怕的兩歲」–孩子的自主意識開始萌芽,對周圍世界產生探索衝動,初步有了「自我」與「需求」的概念–就是這樣的時期。可以看出來:獨立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不管你想不想讓孩子獨立,他都會自發地追尋獨立。教孩子獨立的最佳時機,就是當孩子願意嘗試的時候,而最好方式就是「放手」。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想讓孩子越來越獨立,就多說這 3 句話吧:

1、常說「我們試試」,給孩子機會做一些事,哪怕會出錯會闖禍。

有一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泰國的公益影片《豆芽引發的夢想》,片中的小女孩看到市場上豆芽賣得很好,就問媽媽:「我們可以種來賣嗎?」媽媽看向豆芽攤,目光轉回小女孩臉上,堅定地對她說:「嗯,我們試試!」

第一次嘗試,母女倆完全沒有經驗。在錯誤的方法下,她們失敗了。媽媽毫不灰心:「沒關係,我們再試!」第二次嘗試,女兒小心翼翼地問:「這次我們會成功嗎?」媽媽還是微笑著說:「我們試試!」結果一出,母女二人再次陷入沉默,第二次又失敗了。而媽媽還是沒有放棄,抬頭又對女兒說出了那句充滿魔力的話:「我們試試!」終於,在第三次嘗試後,母女二人大獲成功。

在欣喜若狂的同時,媽媽還不忘鼓勵女兒:「要不要去嘗試種植別的東西?」而此時的女兒,已經受到了母親的影響。這一次,變成了她勇敢而又堅定地對媽媽說:「我們試試!」正是這簡單的四個字,使短片的主人公一路成為博士生。比灌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

盧梭在《愛彌兒》中說:「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掌握多少知識,而是讓他在緊急情況下,運用自己的智慧和韌勁去迎接挑戰。」

娃非要自己倒米時,我也萬萬沒想到能撒得滿地都是;娃非要刷碗時,我在刷碗能把衣服濕半截上,也是缺乏想像力的;還有倒吸塵器的塵杯,吸塵器也想不到:居然要把吐出來的垃圾先吸回去再倒出來又重複工作一遍。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一開始要做什麼事,是很難一次就做好的,指望一次就學會,還是不太現實,指望實踐一次就高枕無憂,那也是高興得有點早–一定要多多練習!但是正是不斷反覆去積累經驗的過程,才是學習的過程。我們要常說「我們試試」「你來試試看」,尤其是娃有嘗試的意願時,千萬別放過!即便要無數次收拾爛攤子,也要給予孩子機會去盡情嘗試。能主動探索的孩子,未來走到哪裡都能「吃上飯」。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2、常說「你可以自己決定」,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

艾爾菲·科恩在《無條件養育》一書中指出:「孩子學會做正確決定的方式就是通過做決定,而不是遵循安排。」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穿什麼衣服、選擇晚餐吃什麼、買什麼樣的文具、放學先玩還是先寫作業、假期計劃。

不要害怕孩子會把一切搞砸,對於每個人來說,會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適當放權以示尊重,讓孩子有自己做主的「經歷」,積累「自己能掌控」一些事情的經驗,未嘗不可。無關緊要的事,讓他們自己做主。應該做可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給出選項,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力。必須做的事情,要重點約定好。一起商量,讓孩子參與意見,切忌「一言堂」。

通過這些經歷和體驗,孩子會更有主見,考慮事情更加全面,思想獨立。畢竟,今後的人生,確實是他們自己的。什麼樣的天氣穿什麼衣服、穿多少衣服出門,哪能靠幾句話講清楚呢?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吃多少會飽,別人怎麼能替孩子感知呢?愛打扮、染頭髮、穿破洞褲真的那麼大逆不道嗎?

常對孩子說:「你可以自己決定,你可以自己選擇」,從簡單的小事開始學會做選擇,並承擔相應的責任,畢竟童年走的彎路代價是最小的,在今後的人生裡,慢慢變成在各種大事、重要的事上做決定、做選擇,孩子才能逐步學會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決策。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3、常說「你進步了」「你完全能做到」,為孩子積累自我效能感。

所謂自我效能感,是一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能力的主觀評估。評估的結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動機。如果孩子自我評估是積極狀態,就有更大的內驅力,持久地做好這件事;如果孩子自我評估是消極狀態,結果高機率上是不能堅持直至放棄。

可以說,自我效能感是孩子將來面對任何困難,學習中遇到任何難題,都能自我鼓勵、開啟有效行動的前提。只要是自己想做的、喜歡做的事,哪怕坎坷,也要努力做成。孩子有這種體驗,心理上才會產生並積累自我效能感。

心理學家班杜拉在 1977 年提出:「人必須要有一種自我效能感,才能應對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阻礙和不公,走向成功」。

鼓勵孩子面對困難,並迎難而上,去突破,去積累自信。正面的認可比批評和打擊更容易喚醒孩子的內驅力。這才是是孩子獨立和主動的開始。

孩子做事不服輸,能夠積極面對任何問題、遭遇挫折可以很快重拾信心、將有挑戰的問題看作可以掌握的任務並激發出更多的努力。他會在一次次的磨練和父母的支持中,熱愛生活,並積極主動地擁抱生活,走得更遠。

每天放學後聽孩子繪聲繪色講述學校發生的事,我總感覺很錯愕:這已經不是一直在我眼皮子底下的小孩了,他需要獨自去面對太多的事情,吃飯、喝水、上廁所、午休,和老師、同學的關係,被批評了,和同學發生不愉快……這些我不可能隨時隨地發現的大問題小問題會伴隨他的一天又一天。

不錯,人生是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可是,人呢,只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孩子的問題,是需要他自己來解決的。他不可能永遠在我眼皮子底下。

如果我們把解決孩子的問題當成自己的事,那孩子就無法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孩子的事情上,做好自己該做的,照顧好飲食起居,剩下的,讓孩子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事,然後自己去探索。人生這條路,所有的教訓和彎路,終究要靠自己去走。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baby/2010.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1月6日 下午2:08
下一篇 2024年1月9日 上午9: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