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跟孩子「談錢」,長大之後就會更優秀。

合理的跟孩子「談錢」,長大之後就會更優秀。

前有「3 塊錢的羽絨服」衝上熱搜,點開實際賣價是 35 元,消費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且已有上萬的銷量;後有年輕人整頓「羽絨服」市場:不是羽絨服買不起,而是軍大衣/花棉襖更有性價比。

網友評論:又好看又便宜,還是父母輩的會過日子。終於知道爸爸媽媽當年「明明賺錢很少,卻依然能攢下錢」的原因了。

中國父母不擅長把「錢」掛在嘴邊,甚至覺得不該太早讓孩子接觸「錢」,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有了孩子以後,雖然我們的家庭每天都在花錢,卻對此閉口不談,但會在孩子長大到某個階段去怪罪孩子「不知道珍惜」「亂花錢」「虛榮」「有攀比心」。

小孩子,很冤啊!

我們這一代經歷過資源匱乏,對錢非常敬畏。很多都是到高中寄宿或者離開家上大學才第一次接觸少量的可支配資金,對錢的認知很淺薄,更別提對「商業」「投資」的認知了。參加工作掙到工資,也一直是該花的花,該存的存,完全不懂「理財」。

有了這種教訓才認識到,在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金錢教育也該占據一席之地,讓孩子及早地認識錢,為財商教育打好基礎。

你和孩子談過錢嗎?你家孩子知道家庭的每月收入和支出嗎?錢是怎麼賺的又是怎麼花的,孩子有概念嗎?

合理的跟孩子「談錢」,長大之後就會更優秀。

教孩子認識金錢之前,父母要正視一下自己的金錢觀

不為面子、虛榮花錢

很多大人在追尋的,其實是社會評價體系裡對錢的標準。

即便不富裕也要追求牌子,這樣才有面子;即便生活捉襟見肘,在別人的眼光下花錢依然大手大腳;購物時不能大方去看價簽;別人有的我也要有。

「財富,不是花出去多少錢,而是沒花出去的錢。」

《金錢心理學》裡提到的「豪車悖論」,當你開豪車,是希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和仰慕,其實別人只注意到豪車,根本不在意坐在駕駛位的是誰,他們會跳過仰慕,想像如果是自己擁有它該多好。

我們所有的消費和財富都是如此,虛榮越少,財富越多。錢是我們自己的,也是有限的,要為什麼而付費是自己決定的。

擺脫金錢羞恥

在家做全職媽媽不敢和老公要生活費;工作不能大方追求薪資;被「只需一杯奶茶錢」迷惑掉入消費陷阱;不借給別人錢竟有些難為情;不敢給自己花錢。

錢本是中性的,是來服務於我們的生活的。也可以說,錢是一種工具,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家庭中,都該摒棄「金錢羞恥」,大方談錢。

(1)談錢不是庸俗,事實上,所有的關係都不應該避諱談錢:工作是為了養家餬口,為了生活;勞動賺錢不是苦差事,而是給自由加碼。即便做全職媽媽,看似「沒有價簽」的舉動,其實背後也已標好價格。

對於家庭來說,這也是一份工作,是需要付出時間、勞動、精力的,值得一份「報酬」:金錢、尊重、認可。對於媽媽本人來說,失去的工作經驗的積累和對孩子的陪伴、對家庭的付出,需要權衡哪個選擇更加值得。不管怎麼選,票價不是懲罰,不值得冤屈、憤怒,是值得付出的代價。夫妻之間這點共識還是要有的。

(2)花錢不用愧疚,而是讓錢為我們服務:只買對的、不買貴的;不讓情緒左右消費;不讓自己入不敷出;盡量不超前消費;花錢記帳、定期復盤;把錢花在提升自己的地方,保持自己的賺錢能力。

(3)省錢、存錢不是吝嗇,而是一種遠見,做到有備無患:當你的儲蓄比例夠高,才能有更大的容錯空間。計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做出預案。而存錢,就是 PlanB、PlanC 的運行資本。

(4)不要用「花錢」代替你本該付出的努力:只要買了運動套裝,我就能擁有好身材;只要買了畫筆、紙、畫架甚至去搜索「學畫畫要不要買 iPad」,我就能學會畫畫;只要我給孩子報了班,他就能學好。花錢不能讓人變得更好,刻苦的學習、積累、總結、反思,堅持付出努力才能。

合理的跟孩子「談錢」,長大之後就會更優秀。

教孩子認識日常生活裡的「經濟學」

1、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帶他們認識貨幣,用錢買簡單的商品。每一場交易,不管是電子支付還是現金支付,掃個二維碼還是付出紙幣,都是在用自己的金錢交換物品,是用價值交換價值。

2、帶孩子逛超市,留意各個商品的價簽。選擇商品時的原則是什麼,比如一塊克重差不多的巧克力,大概會在什麼價位?為什麼會有的貴有的便宜?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3、網購後收到貨品可以和孩子一起拆快遞,聊聊都買了些什麼,哪些是生活必需品,哪些是家人想要買的,各自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4、參加跳蚤市場或者經歷一次自己擺攤賣東西。作為「老闆」,如何選擇產品,如何控制成本,如何給自己的商品定價,體驗這個過程。

5、每月的進帳和孩子一起分配,哪些花在必需項上,哪些需要儲蓄,哪些是可支配的。

6、給孩子零用錢,可以讓孩子自己支配「壓歲錢」。讓孩子自行體會胡亂花和貨比三家,體會沒節制地花和有計劃的花。

7、生活中看似免費的東西,實則背後也有價格。小時候我們好奇電視不收我們錢,為什麼我們打開電視就能看動畫片、電視劇。長大後才知道電視台是靠收視率去吸引廣告商。如今的電視、影片軟體也是同樣的邏輯。披薩店會設置免費的兒童遊樂區,超市裡有免費的試吃,城市周邊有免費景區……都是為了吸引人流量,達到售賣「商品」的目的。

3 歲能辨認錢幣認識幣值

4 歲能用錢買簡單的商品

5 歲能理解錢和勞動的關係

6 歲能數較大數目的錢,建立儲蓄概念

7 歲能看懂商品價格標籤,確認自己有沒有購買能力

8 歲能想辦法自己掙零用錢

9 歲能制定自己的用錢計劃書,並能夠獨立買賣交易

10 歲能在家長幫助下接觸各種理財產品,熟悉「錢生錢」的概念

合理的跟孩子「談錢」,長大之後就會更優秀。

帶孩子讀財商類書籍

錢是什麼,錢怎麼來,又該怎麼用,書裡裡講解的比我們到位。普通家庭,生活裡的「經濟學」場景還是單一且基礎的,要想全面和深入地了解「金錢」,還是應該從書本中習得,再指導從實踐中獲得。這類書籍我們讀到的有《當小動物有錢了》《經濟學駕到》,以及一直比較有名的《小狗錢錢》《窮爸爸富爸爸》,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閱讀需求來選擇。二年級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千人糕》,爸爸解答孩子對「千人糕」名字的疑惑,來告訴孩子「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

其實,很多很多人的勞動環節,都影響著這件商品的定價。姥姥家種的水果賣給別人只賣一塊錢,我們在水果店見到同樣的水果卻能賣七八塊。麵粉 2 塊錢一斤,做成麵條一斤就變成了 3 塊,加點料做成餅乾一斤就變成了 19.9。一件商品的最終價格,包括很多方面,原料、運輸、包裝、保鮮、製造加工、售賣、人員等各個方面。我們的社會就在如此運轉著。

最近聽到的一句話:「我的消費觀:吝嗇地花了很多錢。」初聽有點搞笑,實則很扎心。對於每個有娃家庭來說,這句話無疑更加貼切:養著「吞金獸」,誰家不是又(對自己)吝嗇,又(給孩子)花錢呢。孩子們在網路上看慣了別人的光鮮亮麗,也過慣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卻忽視了更多的還是普通人過著的普通日子。孩子們需要知道多少錢能買一根棒棒糖,也需要知道每天餐桌上的食物其實也「標著價格」。普通家長對孩子最殷切的期盼:我用時間換錢,希望你好好學習,將來能用錢換自由時間。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baby/2530.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2日 下午1:43
下一篇 2024年1月15日 下午1: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