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應當詩意的棲居著,奶也應當有感情的吃

人應當詩意的棲居著,奶也應當有感情的吃

週末跟三五好友出門玩,帶著兩個女兒,大女兒 5 歲,小女兒還是個奶娃娃,尚在哺乳期。到了小女兒吃奶的時間了,她頭向後仰去,這是她發出信號告訴我肚子餓了,於是在忙碌的餐廳中,我找了個角落,撩起衣服打算餵奶,但是周圍人挺多,所以我需要遮遮掩掩,緊縮著餵奶,我一手摟著她,另一隻手把自己的衣服拉起來一點,嘗試擋著她,我希望孩子也能夠快速的吃完,趕緊填飽肚子就好,畢竟這裡的環境實在不適合餵奶。但是孩子根本不吃,她配合著我吃兩口頭,然後馬上就轉開,掙扎著想起來繼續玩。

沒辦法我只能站起身,抱著她出門,在外面逛了一會,我一邊走一邊抱著她說:「妹妹想吃奶,肚子餓了,又還想玩,人好多,怎麼辦?」邊走著,我看到河邊一張椅子,我嘗試坐下來,讓孩子也坐在我的腿上,我親親她的臉蛋,親親她的小手,她靠在我的懷裡,我再次撩起衣服,這一次周圍沒有人,我不需要努力拉著衣服擋著,我輕鬆地把衣服打開更大一點,一隻手摟著她,眼睛望著她,看著她吃奶,她也看著我,另一隻手握著她的小手,她努力把手往上伸,想伸到我的嘴巴裡,我稍稍低下頭,用嘴唇觸碰著她的小手。「咕嚕咕嚕」,她連續不停地吃奶,直到吃飽了滿足了,吐出乳頭,滿意的再舔幾口自己的舌頭和嘴唇。

有一個成語是囫圇吞棗,意思是把棗整個嚥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原本我也想讓孩子囫圇吞奶,填飽肚子就行。但孩子告訴我,她不想囫圇吞奶,她拒絕囫圇吞奶,她不想在緊張的環境中隨便快速的把奶吃下去,她想要在放鬆舒服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節奏吃奶。

人應當詩意的棲居著,奶也應當有感情的吃

餵奶,也是愛的傳遞

「食物是一種愛的傳遞」,餵奶,餵進去的不只是「填飽胃的液體」,更加是媽媽對孩子的愛。乳汁從媽媽的乳房產生,進入到孩子的嘴裡,是來自媽媽的全世界進入到了孩子的嘴裡。

在我們這邊,有一句俗語-吃飯就要像武松打虎一樣,意思就是吃飯要快快的吃,三兩下搞定那是最好的。日常生活中,假若今天我們行程繁忙,我們很可能匆匆扒幾口飯就結束;假若今天所處環境嘈雜,我們將就著吃上幾口就算;甚至在那些沒有人催促也沒有人盯著的時候,我們也已經習慣了把飯吞下去,而非是坐下來慢慢享受一餐飯。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我們為了生活或名利疲於奔命,到處都是匆忙且枯燥,到處都是喧囂和擁擠,到處都是焦慮和浮躁,我們早已忘記了一縷陽光、一碗米飯、一江春水、一次旅行、一場茶敘的幸福與美好。而我的女兒告訴我,人應當詩意的棲居著,奶也應當有感情的喂,有感情的吃。

在我的諮詢中,我常常接觸到厭奶的孩子,他們大部分都有被強迫餵養的經歷。尤其是奶瓶餵養的情況下。奶瓶塞的實在太容易了,孩子常常在吃奶上失去自主權:吃了還剩一點就再晃一晃,讓孩子把剩下的全部吃吃完;孩子還沒有想吃,但是養育者覺得她需要吃了,奶瓶一懟就進去了;奶嘴開的太大的時候,奶咕嚕咕嚕的流出來,孩子只能被迫吞嚥。

遇到厭奶的媽媽,我常常首先就問媽媽一個問題,孩子在吃奶時候的體驗是什麼樣子的,是開心的嗎,是愉快的嗎,還是生氣的,被強迫的,無奈的,無助的。厭奶厭奶,其中的厭,是非常重要的,媽媽需要看見孩子的厭,那是孩子在表達他內心不舒服的感受。

人應當詩意的棲居著,奶也應當有感情的吃

我也常常接觸到一切正常、但是體重增長不理想的孩子,他們很多時候都在經歷一種焦慮的養育,哪怕養育者和家庭成員極力故作輕鬆,但細膩敏感的孩子,仍然能夠感受到家庭氛圍中焦慮的氣息,且有些時候越是掩蓋這種焦慮的感覺,這種感覺越是到處四溢。而一旦養育者和家庭成員從這種焦慮的狀態中解放出來時,孩子的體重也跟著神奇般的上漲了。

當我看到一些媽媽拿出密密麻麻的紙,寫滿孩子吃奶的時間點和奶量時,可以想像,孩子在吃奶時也體會著一個密密麻麻的媽媽,孩子吃奶的情感體驗是充滿壓力的,是焦慮的,孩子自然會抗拒吃奶,會拒絕吃奶,以及減少吃奶。

厭奶的孩子,和因為焦慮體重增長不好的孩子,其本質都是孩子在吃奶上面的情感體驗是欠佳的。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我們可以把此處的自由理解為一種「情感體驗」,在孩子身上,我常常有這種深刻的感受–自由比生命都重要。哈洛的恆河猴實驗,便告訴我們,生命的成長,「情感體驗」比「單純的吃飽」重要的多。

哈洛把剛出生嬰猴放進籠中,然後用兩個假猴子代替母猴。一個假猴是用鐵絲做的,胸前安裝了一個奶瓶,可以 24 小時提供奶水。另一個假猴是用絨布做的,摸起來比較舒適和柔軟。你猜,小猴子會選擇哪個媽媽呢?

我們常常說有奶就是娘,小猴子需要吃奶,所以他一定會選擇鐵絲媽媽。但實驗結果出人意料,所有參與實驗的猴子都選擇了沒有奶瓶的「絨布媽媽」。小猴幾乎都掛在「絨布媽媽」身上,只有感到飢餓難耐時,它才會跑到「鐵絲媽媽」那裡吃奶,但只要一吃飽,它就會迅速回到「絨布媽媽」懷裡。有的小猴甚至餓了也不願過去,它們把身子掛在「絨布媽媽」身上,只把頭探到「鐵猴媽媽」那邊吃奶。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從前看到這句詩句,我是不理解的,而在嬰兒身上,我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人應當詩意的棲居著,奶應當有感情喂,奶應當有感情的吃。

本文網址:https://iotfen.com/baby/2404.html

讚! (0)
上一篇 2024年1月10日 下午1:50
下一篇 2024年1月12日 下午1:43

相关推荐